1、 產品責任―――詳見本書《質量法制》一章。
2、 質量管理咨詢活動―――指以質量管理活動為主要對象,以調查、分析和改善企業(yè)內部的質量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咨詢活動。質量管理咨詢的要點是:
(1) 產品質量狀況的調查和分析;
(2) 質量管理方針、計劃及其執(zhí)行情況的調查和分析;
(3) 質量管理組織及其活動狀態(tài)分析;
(4) 質量管理教育培訓及其效果的調查及分析;
(5) 廢、次品狀況調查及其對策效果分析;
(6) 質量體系建立健全狀況的調查和分析;
(7) 質量管理方法手段調查分析;
(8) 質量信息的收集、傳遞與使用狀況調查分析;
(9) 標準化狀況調查分析等。
3、 質量否決權
1986年7月,國務院發(fā)出《關于加強工業(yè)企業(yè)管理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要把產品質量與職工的政治榮譽和物質利益結合起來,使質量指標在職工工資、獎金分配上具有否決對!庇纱丝梢哉f“質量否決權”是產品質量對于企業(yè)或職工的勞動成果的評價和利益分配方面具有最終的決定權;從廣義上來說,它是國家在質量方面對企業(yè)進行宏觀調控。當企業(yè)的產品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國家可以限期整頓或令其停產、轉產,不許銷售;更甚者可以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邢事責任。從狹義方面來說,它是企業(yè)對職工的要求,是指企業(yè)產品質量在職工工資、獎金分配方面,有最終的決定權。質量否決權的提出,不僅按勞動者勞動的數量,而且還要按勞動者勞動的質量來分配個人消費品,是符合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在失策行“質量否決權”的過程中,不少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許多方法。如質量系數法,其計算公式是:考試用書
M=Q(A+B+C…)×分值
∑Qi
式中M為獎金或工資,Q為質量系數=——,A、B、C為質量以外的其他各項要求的得分如產量、安全等等到,分值是企業(yè)每一個分的平均金額。
優(yōu)質優(yōu)價優(yōu)工資(按生產產品質量等級計算計件單價),按質量等級計獎等等。這些方法的推行都體現了按勞分配原則因而調動了職工關心質量積極生產優(yōu)質產品的積極性。來源:考試通
4、 質量法規(guī)―――質量第一是一個重大政策,加強質量工作,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為解決產品質量差、消耗高、效益低這個尖銳矛盾所制定的一項重大決策。為了貫徹這個方針,國家制定一系列質量法規(guī)、條例,采取不少重大行政措施,各部門各省市也都作出了專門決定,對質量和質量管理提出具體要求,在組織機構、獎懲措施上也作出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1993年元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又通過了《產品質量法》,這些質量法規(guī)對質量工作都起到了保證和推動的作用。
來源:考試網-質量工程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