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測量結果
一、測量準確度和精密度
(一)測量準確度(Accuracy)
通過測量所得到的賦予被測量的值,稱為測量結果。而真值是與被測量定義一致的值。測量準確度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間的一致程度。
通常認為,測量準確度是一個定性的概念,不宜將其定量化。與被測量定義一致的真值,實質上就是被測量本身,它是一個理想化的概念,難于操作,所以,準確度的值無法準確地給出。換言之,我們可以說準確度高低、準確度等級或準確度符合××標準等,而不宜將準確度與數字直接相連,例如:準確度為025%、16mg或±16mg等。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情況下約定真值的含義是明確的,例如:當測量儀器接受高等級的測量標準對其進行檢定或校準時,該測量標準器所復現的量值即為約定真值,這時,測量準確度可以用測量結果對約定真值的偏移來估計。
(二)測量精密度(PrEcision)
測量精密度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獲得的各個獨立觀測值之間的一致程度。不要用術語"精密度"來表示"準確度",因為前者僅反映分散性,即指隨機效應所致的測量結果的不可重復性或不可再現性;而后者則是指在隨機效應和系統(tǒng)效應的綜合作用下,測量結果與真值的不一致。
二、測量重復性和再現性
(一)測量重復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連續(xù)多次測量所得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稱為測量結果的重復性。這些條件稱為重復性條件,包括:(1)相同的測量程序;(2)相同的觀測者;(3)在相同的條件下使用相同的測量儀器;(4)相同的地點;(5)在短時間內重復測量。換言之,就是在盡量相同的程序、人員、儀器、環(huán)境等條件下,以及盡量短的時間間隔內完成重復測量任務。上述定義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復條件下對同一量進行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分散性來表示。而最為常用的表示分散性的量,就是實驗標準差。
(二)測量再現性(Reproducibility)
在改變了的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的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稱為測量結果的再現性。再現性又稱為復現性、重現性。在給出再現性時,應詳細地說明測量條件改變的情況,包括:測量原理、測量方法、觀測者、測量儀器、參考測量標準、地點、使用條件及時間。這些內容可以改變其中一項、多項或全部。同測量重復性一樣,這里的"一致性"也是定量的,可以用再現性條件下對同一量進行重復測量所得結果的分散性來表示,例如用再現性標準差來表示。再現性標準差有時也稱為組間標準差。
測量結果重復性和再現性的區(qū)別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都是指同一被測量的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但其前提不同。重復性是在測量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連續(xù)多次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而再現性則是指在測量條件改變了的情況下,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
在很多實際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現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測量方法、儀器,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測量同一被測量的重復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即測量條件的改變只限于操作者的改變。
來源:考試網-質量工程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