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第1題B試題解析:x的平均值為5也就是均值為5,其標準差為5則其方差為25,則E(2x+3y)=2 E(x)+3E(y)=2×5+3×9=37 Var(2x+3y)=4Var(x)+9Var(y)=4×25+9×16=100+144=244
第2題 C試題解析:數據變換可改變直方圖形狀。
第3題 D試題解析:反映樣本集中位置的統(tǒng)計量有樣本均值,樣本中位數,樣本眾數。選項D樣本標準差是用來反映樣本分散程度的統(tǒng)計量。
第4題 B題解析:由于事件A發(fā)生必導致事件B發(fā)生。
第5題 B試題解析:在假設檢驗中,接受原假設H0時就可能發(fā)生取偽錯誤,這是第二類錯誤。
第6題 C試題解析: 因子常用大寫字母A BC等表示。因子所處的狀態(tài)稱為因子的水平,用因子的字母加下標來表示,如因子A的水平用A1、A2、A3等表示。
第7題 A試題解析:變量也是一種因子,因子常被分為兩類:定性因子(如工廠,原料產地等)與定量因子(如溫度、壓力等)。且分析主要研究定量因子,定量因子又稱為變量。
第8題 D試題解析: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相關系數法,二是方差分析法。它們都是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σ下,通過計算r和F與臨界值r1-α/2(n-2)和F1-α(fRf E)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回歸方程的顯著性。
第9題 C
第10題D
第11題A
第12題D
第13題D試題解析:一道工序達到控制狀態(tài)稱為穩(wěn)定工序;道道工序都達到控制狀態(tài)稱為全穩(wěn)生產線。
第14題D試題解析:總體包括過去已制成的產品、現在正在制造的產品以及未來將要制造的產品的全體,而樣本只是從已制成產品中抽取的一小部分。
第15題C
第16題C試題解析:在生產線的末道工序一般以保持狀態(tài)Ⅰ為宜。
第17題B試題解析:Pp--無偏移過程性能指數;Ppk--有偏移過程性能指數。
第18題D試題解析:一點落在A區(qū)外是準則1出現的現象。在許多應用中,準則1甚至是惟一的判異準則。準則1可對參數μ的變化或參數σ的變化給出信號,變化越大,則給出信 號越快。準則1還可對過程中的單個失控做出反應,如計算錯誤,測量誤差,原材料不合格、設備故障等。3σ原則下,準則1犯第一類錯誤的概率為α0=0.0027。
第19題C試題解析:偶然波動與異常波動都是產品質量的波動。
第20題 B
第21題 B
第22題A試題解析:產品終止規(guī)定功能就稱為失效
第23題B試題解析:產品的可靠性和它所處的條件關系極為密切,同一產品在不同條件下工作表現出不同的可靠性水平。
第24題C試題解析:通過網絡圖,能找出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和非關鍵因素, 因而能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效率與經濟效益。故應選C項。
第25題B
第26題A試題解析:機會缺陷率DPO,即每次機會中出現缺陷的比率表示了每個樣本量中缺陷數占全部機會數的比例。
第27題A試題解析:過程最終合格率與流通合格率的區(qū)別是,RTY充分考慮了過程中子過程的存在,即隱蔽工廠的因素。故A項正確。
來源:考試網-質量工程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