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質量成本項目的構成
4.1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質量,預防潛在故障損失而采取的措施所發(fā)生的各項費用。在國家標準GB/T10300中定義為:“預防發(fā)生故障而支付的費用”。它一般包括下列項目:
(1)質量計劃工作費
為制定質量政策、目標,質量計劃而開展一系列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如:企業(yè)為推行ISO9000管理體系,購置了相當數量的質量標語、宣傳畫,并用鏡框懸掛在各主要場所,編寫發(fā)放質量手冊和體系文件所發(fā)生的費用,這些都可列入質量計劃工作費內。
。2)設計評審費
開發(fā)設計新產品,在設計過程的各個階段所進行的設計評審費用,以及為設計評審提供依據的產品實驗和試驗所支付的一切費用。
。3)工序能力研究費
為使產品達到符合性質量,對工藝能力進行調查研究及保持工藝能力而采取的措施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
工序能力研究包括直接產品和間接產品。如某包裝材料廠,某直接產品為包裝紙箱,其間接產品為絲印后的污水,其污水處理設備的現有能力不足,特請了外部專家進行分析研究,并由外部施工單位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這些費用可列入此項目中。
。4)質量審核費
對質量管理體系、工序質量以及對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審核所支付的一切費用。例如:ISO9000體系認證審核費、對供應商進行審核所支付的旅差、食宿費等等。
。5)質量情報信息費
給市場質量情報和廠內外質量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等發(fā)生的費用。也包括購置國內、外各類標準、資料等所支出的費用。
(6)質量培訓費
以達到質量要求或改進產品質量為目的而對企業(yè)人員進行培訓所支出的費用。例如:內部質量審核員培訓費、專題培訓費,與設計開發(fā)產品或提高產品質量有關的國內、外考察,為培訓的實施所提供的培訓設施、培訓資料費等等。
。7)質量改進措施費
制定和貫徹各項質量改進或預防措施,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或質量管理水平而進行的活動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例:某廠的機芯托盤壓入工序,由于使用常規(guī)測量工具監(jiān)測,托盤高度的控制不穩(wěn)定,并且效率低,經研究分析后制定了改進計劃,需增加一臺激光高度自動測試儀,這筆費用也可列入此項目。
(8)質量獎
職工的質量獎、提案獎、QC小組獎、安全獎、節(jié)能獎等均可列入此項。
。9)供貨商質量保證費
對供貨商提出質量保證要求而支付的外部質量保證費用。例如:某企業(yè)有一個機芯馬達供應商,原規(guī)定供貨商出貨檢查是抽樣檢查,現在某企業(yè)提出要求全檢出貨,但供應商要求支付若干質量保證費,就屬此類。
4.2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用于檢驗和試驗,以評定產品是否符合所規(guī)定的要求所支付的費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項:
。1)進貨檢驗費
對購進的原材料、協作件、外購配套件的進廠驗收檢驗費用和駐外協廠的監(jiān)督檢查、協作配套產品的質量審核費用。
。2)工序檢驗費
產品制造過程中對在制品的質量所進行的檢驗而支付的費用。
。3)成品檢驗費
對完工產品鑒別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而進行檢驗或試驗所發(fā)生的費用。也包括產品方圓認證費(即產品質量審核費)。
。4)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校準費
包括以上設備的周期校準費以及日常維護所支出的費用。
。5)試驗材料費
破壞性試驗所報廢的產品成本以及耗用材料和勞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