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跨部門的橫向質量改進的內容有哪些?
(1)規(guī)定每個過程的目的以及它與本組織目標的關系,并就此達到共識。
(2)建立并保持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3)識別過程內部和外部的顧客,并確定他們的需要和期望。
(4)識別各過程的供方,并將顧客的需要和期望傳達給他們。
。5)尋求各過程的質量改進的機會,配置改進所需的資源,并監(jiān)督改進的實施。
112、質量改進活動的評審目的是什么?
。1)在于確定質量改進組織能有效地起作用。
。2)完善并進一步落實質量改進計劃。
。3)顯示令人滿意的質量改進進展情況。
。4)確保將評審結果反映到下一步的質量改進工作中去,作為下一步質量改進工作的依據之一。
113、PDCA循環(huán)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1)P階段。是指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為目的,通過分析診斷,制定改進的目標,確定達到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2)D階段。按照已經制定的計劃內容,克服各種阻力,扎扎實實地去做,以實現質量改進分目標。
。3)C階段。是指對照計劃要求,檢查、驗證執(zhí)行的效果,及時發(fā)現計劃過程中的經驗和問題。
。4)A階段。是指把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制定成標準、規(guī)程、鞏固成績,克服缺點。
114、工人可控差錯的概念是什么?工人處于自我控制狀態(tài)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概念:工人可控差錯是指工人在具備了自我控制條件下而造成的質量差錯,這時發(fā)生差錯的責任在工人。
條件:①明白自己應當做什么;②明白自己在做的工作成果怎樣。
當出現偏離工作要求的情況時,知道如何去糾正。
115、無意差錯的概念及預防措施各是什么?考試網
概念:無意差錯是指工人由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差錯。
預防措施:①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人的行為,運用人機工程的成果避免差錯;②采用各種防誤措施,減少對人的依賴性。
116、技術差錯的概念和預防措施各是什么?
概念:技術差錯是指由于技術水平不高,缺乏某些防止出差錯的知識和技能而造成的差錯。
預防措施:①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和操作熟練程度;②總結經驗,予以推廣。
117、有意差錯的概念和預防措施各是什么?
概念:有意差錯是指工人有意造成的差錯。
預防措施:①加強質量意識教育,讓全體職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建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的觀念。②建立質量責任制,使產品質量具有可追查性。③定期進行質量審核。④組織勞動競賽,獎勵生產出優(yōu)良產品的工人,懲罰生產低劣產品的工人。⑤合理分配工作。應當把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分配給操作水平較高、加工產品質量較好的工人去完成。
118、引起管理者可控差錯的原因有哪些?
。1)質量意識淡薄。
(2)對質量管理的成本和質量管理方法,生產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的理解不同。
。3)生產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對產品的適用性理解不同。
。4)質量管理部門的人員很少參與產品設計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