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寫出下列訓詁學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31.段玉裁
32.裴骃
33.張揖
34.戴侗
35.司馬貞
36.邵晉涵
37.顧野王
38.朱熹
六、寫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39.《經(jīng)典釋文》
40.《方言》
41.《釋名》
七、試對下文所運用的訓詁方法作出具體分析說明(本大題15分)
42.《史記·項羽本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虜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T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薄拔⒙劇倍,有的注為“略略聽到”(王利器等選注《史記選注》頁83,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此處為顧學頡注。)有的則注為“暗中聽到”(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編注《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頁105),哪一種說法對呢?這是要有訓詁學知識才能作出裁斷的。我們說后一種說法對。首先,從文章本身來看,后面的微聞與前面的竊言相呼應。竊言就是私下里議論,微聞就是暗中偷聽。其次,訓微字為暗中,有訓詁上的根據(jù)。《爾雅·釋詁》:“隱、匿,微也。”是微有隱匿之義,隱匿與暗中義相通!墩f文》有一個“覹”字,訓為“司也”,司就是伺探、伺察之伺的本字(《玉篇》即作:“覹,伺也!保。則覹字當為微的后出專字,用以表示伺探、伺察之意!赌印び瓟踌簟罚骸爸斘⒉熘!蔽⒉炀褪撬挪,孫詒讓用王念孫說讀微為覹,自是確詁。微察、微聞,其中的微字都包含著“隱也,匿也”這樣一個基本意思。所以我們能夠判斷,訓微聞為暗中聽到是正確的,訓為略略聽到則是以今義誤解古義,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