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特派記者
32.新聞觀察
33.調(diào)查報告
34.目擊新聞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5.在采訪中,記者怎樣才能“面上找題目,點上作文章”?
36.為什么采訪中記者要努力獲取第一手材料?
37.消息寫作中如何運用背景材料?
五、簡單應(yīng)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8小題10分,第39小題8分,共18分)
38.某大城市車友會發(fā)出倡議,號召私家車主“每周少開一天車”。請你以此為新聞線索準備一份采訪提綱(至少包括確定采訪對象,擬定各自的提問內(nèi)容)。
39.指出下列消息中的背景材料(可以在有關(guān)內(nèi)容下面劃線標明),并簡要分析其作用。
新華社拉薩7月1日電 中國今天創(chuàng)造了歷史:第一對滿載乘客的列車沿著連接西藏和中國內(nèi)地的高原鐵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
當兩列慶典列車“青1”和“藏2”分別駛出格爾木和拉薩車站時,世界為之矚目。數(shù)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裝、講各地方言的群眾目睹了這一歷史時刻,高呼“扎西德勒”。
國家主席胡錦濤為首趟進藏旅客列車開通剪彩!斑@不僅是中國鐵路建設(shè)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是世界鐵路建設(shè)史上的一大奇跡。”他對會聚格爾木火車站參加慶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說。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圓了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夢想,也攻破了美國現(xiàn)代旅行家保羅·泰魯“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到不了拉薩”的斷言。
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寧至格爾木段已于1984年通車,格爾木至拉薩段2001年6月29日開工建設(shè)。
這一工程被喻為“奇跡”,因為人們過去普遍認為沿線的多年凍土層根本無法支撐鐵軌和火車。青藏鐵路從此取代秘魯利馬至萬卡約的鐵路成為世界最高的鐵路。
行車海拔超過4000米時,列車開始彌漫式供氧,旅客還可以隨時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
造價330億元的青藏鐵路建成通車是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取得的又一個偉大成就,并兩次證實中國已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斑@一成功實踐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不斷創(chuàng)造非凡的業(yè)績,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他說。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從現(xiàn)在的西安到拉薩,走了近3年。今天,從北京到拉薩僅需48小時。
據(jù)悉,中國政府還計劃在10年內(nèi)將青藏鐵路延伸至日喀則、林芝和亞東。屆時西藏鐵路總里程將突破2000公里,部分貿(mào)易物資可不再經(jīng)過馬六甲海峽,直接從南亞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