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原來適用于布告文種的事項,今后撰寫中,具有法定意義的事項可寫成________。
22.清代敕書由________撰寫,是用以規(guī)范地方文武官員職守的公文。
23.奏折,是清代中后期由高級官員和近臣向皇帝言事的重要________文書。
24.牌,是清代沿襲明代政務實踐,而設置的________下行公文文種。
25.《東北難民救濟委員會關于籌設東北兒童教養(yǎng)院第二院的公函》一文,就用法而論,是________。
26.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篇中,將諸葛亮的________作為表文撰寫的楷模。
27.通電,在我國現(xiàn)代的歷屆政權(quán)的公文處理法規(guī)中均未列為________。
28.“去函”與“回函”是按照函的________的角度來劃分的。
29.中國共產(chǎn)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創(chuàng)設的指示信,與舊公文的________、格式、用語截然有別。
30.條例修正案,是對己生效實施的條例經(jīng)增刪和較大修改后的________。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圣旨”
32.公文程式
33.報告(民國時期)
34.“策”
35.布告(人民共和國時期)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公告的特色?
37.簡述清代“申文”的使用范圍。
38.試述唐代三省對君命公文辦理分工的局限性。
39.民國時期“封寄”這一公文文種是在什么情況下廢止的?
40.概述清代牌文的地位變化和分支類型。
六、分析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請列出下述文本中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并舉例分析。
臣等伏讀詔書,于邑益甚。臣等聞:《易》稱圣人奉天時,而《論[語]》曰君子畏天命。天命有去就,然后帝者有禪代。是以唐之禪虞,命以在爾;虞之順唐,謂之受終。堯知天命去(已)[己],故不得不禪;舜知歷數(shù)在躬,故不敢不受。不得不禪,奉天時也;不敢不受,畏天命也。漢朝雖承季末陵遲之余,猶務奉天命以則堯道,是以愿禪帝位而歸二女。陛下正于大魏受命之初,抑虞、夏之達節(jié),尚延陵之讓體。所(柱)[枉]者大,所直者小。所詳者輕,所略者重。中人凡士猶為陛下陋之。殞者有靈,則重華必忿憤于蒼梧之神墓,大夏必郁邑于會稽山陰,武王必不悅于高陵(廟諱)[玄]宮矣。是以臣等敢以死請。
(摘自《群臣勸魏王曹丕受禪表》)
42.請結(jié)合你所學的公文寫作知識,分析下面一則請示在寫作上的得失。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交通肇事是否給予被害人家屬撫恤問題的請示
(1963年3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
據(jù)我省嫩江縣人民法院的請示,他們對于交通肇事致被害人死亡,是否要給予被害人家屬撫恤的問題,有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被害人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并遺有家屬需要撫養(yǎng)的,可以給;被害人是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或兒童,不給。一種意見:只要不是由被害人自己過失所引起的死亡,不管被害人是有、無勞動能力的人,都應酌情給一點撫恤。
我們同意后一種意見。幾年來實踐經(jīng)驗證明,這樣有利于安撫死者家屬。
這樣主張因無現(xiàn)行法律或有關政策指示作依據(jù),是否妥當,請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