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不同的技術基礎決定了每一種媒介都有自己的______系統(tǒng)和______系統(tǒng)。
2.在采訪中,______和______是新聞敏感的來源,也是記者把握節(jié)目、深入挖掘主題內涵的基礎。
3.過程是流動的,而過程的發(fā)展總有“______”式的要素,它們是______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4.氛圍和心態(tài)在鏡頭中起到結構全片、______、______的重要作用。
5.電視記者的鏡頭存在方式是指畫面中呈現(xiàn)出的記者與被攝對象之間的關系狀態(tài)。通常有三種:旁觀式、______和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電視采訪的主體是______,客體是采訪現(xiàn)場。( )
A.攝像師 B.記者
C.當事人 D.主持人
2.符號化的信息形態(tài)主要指( )
A.圖片 B.聲音
C.文字 D.手勢
3.采用較為小型輕便、易于攜帶的攝錄一體的攝像機,以純電子的方式拍攝新聞。這種前期拍攝、后期編輯的素材采集工作方式就是( )
A.“EFP” B.“ENG”
C.“SNG” D.“DNG”
4.EFP可以兼容______的工作系統(tǒng)。( )
A.“EFP” B.“ING”
C.“SNG” D.“DNG”
5.電視記者存在于采訪現(xiàn)場的兩種方式是( )
A.結構和記錄 B.攝像和觀察
C.參與和觀察 D.參與和記錄
6.電視采訪的______表現(xiàn)在:電視采訪所獲得的素材是現(xiàn)在進行時;電視采訪可以實現(xiàn)現(xiàn)場同步傳播,即實現(xiàn)采訪與報道的同步合一。( )
A.時間同步性 B.空間現(xiàn)實性
C.記錄生活原生態(tài) D.人本化采訪方式
7.電視記者具有特殊性,在現(xiàn)階段總是以______的方式出現(xiàn)。( )
A.集體工作 B.獨立工作
C.提問者 D.傾聽者
8.電視采訪的現(xiàn)場信息以______態(tài)呈現(xiàn),這一方面給電視報道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要求電視記者在采訪時必須記錄和營造富含信息量的現(xiàn)場氛圍。( )
A.“線” B.“點”
C.“場” D.“面”
9.電視采訪中,記者直接指揮被采訪者,在鏡頭前按照記者的意圖進行現(xiàn)場表演式的談話或行為的拍攝手法是( )
A.抓拍 B.擺拍
C.補拍 D.真實再現(xiàn)
10.電視記者在鏡頭前的采訪提問,總的目的只有一個( )
A.下情上達 B.上情下達
C.代觀眾了解新聞事實 D.體現(xiàn)新聞敏感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新聞敏感
2.同期聲
3.界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ENG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電視記者的基本素質要求有哪些?
3.準確把握開機時機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11分)
理性素材是什么?理性素材對于電視采訪有何存在價值。
六、創(chuàng)作題(本大題20分)
根據下面提供的報道材料和自己對相關情況的了解,盡量使用多種提問技巧設計5個對材料中所提到的主要當事人的電視新聞或訪談節(jié)目的采訪提問提綱。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愛心巴郎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輩子,阿里木都不會忘記劉老二,這位素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借了100元給他。一次微不足道的義舉,讓阿里木在異鄉(xiāng)站穩(wěn)了腳跟,也成就了后來那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01年,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來到貴州畢節(jié),擺起地攤賣烤羊肉串。熱情風趣的吆喝,使他的生意漸漸紅火起來。收入增加了,但他的日子依舊過得寒酸:租每月100元的房子,每天花10元錢填飽肚子。
如此吝嗇為那般?阿里木自有打算。剛到貴州時,他參與撲滅了一次山火,當地政府獎勵他300元。他隨后就找到畢節(jié)的婦聯(lián)組織,連同自己身上的200元,全部捐給了一個因貧困而瀕臨輟學的學生。阿里木與“草根慈善”結緣后,烤羊肉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得知大方縣一所小學的學生沒有書包,阿里木買了181個新書包,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另一所學校的41名學生交不起學雜費,他隨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
這么多年,究竟幫助了多少學生,阿里木已經記不清了?梢赃@么說,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處處都有阿里木資助過的對象。這位“草根慈善家”還拿出積蓄,在貴州大學與畢節(jié)學院設立了助學金。據說每串羊肉串可以賺3毛錢,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萬元,相當于烤了50多萬串羊肉串。
捐資助學并非阿里木事跡的全部。汶川地震與貴州雪災,他都踴躍捐款。玉樹地震發(fā)生后第三天,阿里木攜帶裝有行軍床、被褥以及鍋碗瓢盆的兩大包行李,從貴陽趕往西寧,購置了8000多元的牛肉與蔬菜送到災區(q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