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229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允許通過決斗的方式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jù)制度是
A.我國現(xiàn)行證據(jù)制度 B.自由心證證據(jù)制度
C.神示證據(jù)制度 D.法定證據(jù)制度
2.關于證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法律意義上的證明指的是證明的結果
B.證明的相對性表明對事實的證明不需要達到絕對真實的程度
C.以證明方式為標準,證明可區(qū)分為實質證明和形式證明
D.證明環(huán)節(jié)包括證明主體、證明對象、證明標準、證明手段和證明程度
3.下列屬于證明原則的是
A.證據(jù)裁判原則 B.自由心證和嚴格證明相結合原則
C.邏輯法則優(yōu)先原則 D.直接言辭原則
4.將案件中的實物證據(jù)提交于法庭,由法官觀察的做法是證明方法中的
A.邏輯推論法 B.直接證明法
C.法律嫁接法 D.直接觀察法
5.下列表述體現(xiàn)證明對象特征的是
A.證明對象是法律事先確定的,與當事人的訴辯請求無關
B.證明對象的確定需以證明責任為基礎
C.并非所有需要證據(jù)證明的事實都是證明對象
D.具體案件中的證明對象是實體法規(guī)范所包含的要件事實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法官需要回避的事實是案件的證明對象
B.證據(jù)事實需要根據(jù)案件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證明
C.張某殺人時的主觀心態(tài)需要證明
D.劉某盜竊的數(shù)額不需要證明
7.關于證明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英美法上的證明責任概念包括證明負擔和說服負擔兩重含義
B.德國學者在20世紀初率先提出了證明責任概念的分層理論
C.古羅馬法所規(guī)定的證明責任制度比較偏重于近代的客觀舉證責任
D.補充宣誓和雪冤宣誓是19世紀盛行于德國的裁判宣誓制度
8.關于證明責任的承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行政訴訟實行證明責任倒置,因此原告承擔證明責任
B.王某被控犯有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其需承擔證明責任
C.民事訴訟一律由原告承擔證明責任
D.我國刑訴法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應當如實回答,表明其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
9.下列說法體現(xiàn)客觀真實說的是
A.經審判后,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識是客觀的
B.經過質證后,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認識是客觀的
C.法官在處理案件時,應當查明案件的客觀事實
D.客觀真實是相對的,取決于案件證據(jù)的質量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法律上的推定不允許推翻 B.眾所周知的事實可以作為推定的起點
C.擬制和司法認知都是法官的主動行為 D.司法認知無助于提高訴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