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定的法、法制、法治、法律意識以及其他法的現(xiàn)象的精神品格的總稱是指
A.法律心理 B.法律原則
C.法律文化 D.法律傳統(tǒng)
22.被有的學者稱之為獨立于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權力”是指
A.政黨的權力 B.公民的權利
C.社會輿論 D.法律職業(yè)群體
23.狹義的法律監(jiān)督不包括
A.人民檢察院的監(jiān)督 B.人民代表大會的監(jiān)督
C.國務院的監(jiān)督 D.社會團體的監(jiān)督
24.中國現(xiàn)時期法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zhí)法必嚴 D.違法必究
25.主張“法是主權者針對臣民發(fā)布的以強制為后盾的命令,法的體系就是這些命令的集合”的觀點,出自西方學者
A.哈特 B.奧斯丁
C.凱爾森 D.拉茲
26.有權立法的機關依法定程序進行的,能夠產生新法或法典的活動是
A.法的匯編 B.法的編纂
C.法的清理 D.法的整理
27.行使我國的國家立法權的機關只能是
A.國務院 B.中共中央
C.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D.中央政府
28.構成法的淵源的基本要素是
A.資源、動因、規(guī)則 B.形式、內容、規(guī)則
C.資源、進路、動因 D.法條、判例、衡平
29.立法權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權機關共同行使的立法體制稱為
A.制衡的立法體制 B.多元的立法體制
C.單一的立法體制 D.復合的立法體制
30.立法體制的核心是有關
A.立法權限的體系和制度 B.立法主體的體系和制度
C.立法程序的體系和制度 D.立法原則的體系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