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國第一次離婚高峰出現(xiàn)在( )
A.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zāi)害期間 B.上世紀50年代初新婚姻法頒布后
C.上世紀70年代初期 D.上世紀80年代初期
12.為年齡在8~14歲之間的流浪兒童在社區(qū)中建立住所,使他們得到寄養(yǎng)、看護和教育的救助保護模式為( )
A.“大房子”救助保護模式 B.家庭寄養(yǎng)模式
C.“類家庭”救助保護模式 D.街頭流動救助模式
13.以弗洛伊德學(xué)說為理論基礎(chǔ),以心理分析技術(shù)為治療方法的心理治療是( )
A.行為療法 B.支持療法
C.精神分析療法 D.生物反饋療法
14.在1959年出版的《社會問題和世界》一書中將社會問題劃分為五類的是( )
A.蘭迪士 B.奧杜姆
C.雷洪 D.默頓
15.據(jù)調(diào)查,目前我國毒品吸食者的主力軍是( )
A.兒童 B.青少年
C.成人 D.老年人
二、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錯的打“×”,并改正。
16.社會問題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社會問題是隱性的,而社會熱點問題則是顯性的。( )
17.社會問題是社會工作研究的對象,是社會學(xué)的任務(wù)。( )
18.韋伯認為,價值因素必然會影響研究者選擇什么課題,但在進行科學(xué)研究的過程中則是可以做到避免價值影響的。( )
19.殘疾人問題的兩重性是指殘疾人問題是一個生理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問題。( )
20.由于求職者與需要提供的崗位之間存在著時間滯差而形成的失業(yè)是結(jié)構(gòu)性失業(yè)。( )
21.貧困文化的概念由劉易斯在《貧困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實錄》中首次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