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有關社會政策實質(zhì)的表述,正確的有
A.政府的社會政策行動是在原來的社會福利制度體系中實施干預
B.它意味著政府“包攬”社會福利事務
C.它意味著政府要去替代家庭、企業(yè)等在提供福利服務方面的作用
D.政府的社會政策行動并不是要排斥個人的責任
22.有關《伊麗莎白濟貧法》的評價,正確的有
A.社會控制多于著眼改善窮人的生活狀況
B.提供的援助極為有限,并以短期性為主
C.受惠者將以付出個人的尊嚴和自主權作代價
D.受惠者會受到恥辱烙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3.下列有關專項收費優(yōu)缺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A.優(yōu)點是比較靈活
B.優(yōu)點是易于統(tǒng)一管理
C.優(yōu)點是體現(xiàn)貢獻與受益掛鉤的原則
D.缺點是不能體現(xiàn)貢獻與受益掛鉤的原則
24.下列對社會政策與利益集團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任何一項社會政策總是使一些群體受益較多,另一些群體受益相對較少或者沒有受益,甚至受損
B.單個的社會成員在政府的社會政策決策機構(gòu)面前往往是無能為力的
C.利益集團在政府社會政策體系中的利益關系在很多時候是比較復雜的
D.利益集團是指在政府社會政策體系中絕對的受益者
25.在社會政策過程中影響公民參與的因素有
A.參與機會 B.參與意識
C.國家的政治體制 D.社會平等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