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勝:
27.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
猝:
28.本來就不承認有絕對之是
是:
29.被于宗廟之祟
被:
30.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
感激:
31.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
勞:
32.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正襟:
33.戶內灑然
灑然:
34.躋入人叢
躋:
35.連他也奚落起我來
奚落: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我的世界觀》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系著我們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A.從這里看,愛因斯坦人生觀的核心是什么?
B.作者為什么說“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這一人生觀?
C.這里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37.閱讀《馬伶?zhèn)鳌分械囊欢挝淖,回答問題:
馬伶曰:“固然,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我走京師,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國于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為師也。”華林部相與羅拜而去。
A.馬伶的這一番經驗之談說明了什么?
B.寫出文中具有諷刺意味的語句。
C.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哪一種人物描寫方法?
38.閱讀《湘夫人》中的一節(jié),回答問題: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A.“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運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B.“將以遺兮遠者”中的“遠者”指的是誰?
C.這里表現(xiàn)出湘君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