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名詞解釋
1.信息傳遞率:人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傳遞的信息量,叫做人的信息傳遞率,也稱人的通道容量。4P69
研究表明:在做選擇反應時,人傳遞信息所需要的時間(反應時)與刺激信號的平均信息量成線性關系。 稱為?-海曼定律。 公式:RT= a+b Hs或者是RT= a+b log2N; 式中RT為選擇反應時,N為等概率出現的刺激信號數目,Hs為刺激信號的平均信息量,a,b為經驗常數。 人的信息傳遞率變化范圍為每秒3~10比特。被試接收信息的最大速度均接近55比特/秒。
2.菲茨定律:菲茨研究了定位運動時間與目標距離及目標寬度的關系。他要求被試盡可能快地將鋼筆從起點移向目標區(qū)。結果發(fā)現,隨著目標距離增加,定位運動時間加長;隨著目標寬度增加,定位運動時間縮短。目標距離和寬度對定位運動時間的聯合效應可用下式表示:MT=a+b log2 (2D/W) 式中:MT為定位運動時間,a和b為常數,D為目標距離,W為目標寬度。 這個公式稱為菲茨定律。
式中的log2 (2D/W)稱為運動難度指數(ID)。4P78
3.滿意決策:一個早期的著名的描述模型就是西蒙提出的―滿意決策‖模型。 西蒙認為,通常人們并不是作出一個唯一的、最好的,或最合適的決策,而是選擇一個能達到目的的、―足夠好‖的決策,即獲得一種滿意感就行了。這種決策方法簡稱為“ 滿意決策 ”。6P130
4.離散控制器:只能用來調節(jié)有限的幾種確定狀態(tài),它們可完成啟動、離散位調或數據輸入的功能。8P187
5.應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每當環(huán)境偏離最佳狀況,個體又無法,或不能輕易地校正這種偏離時,個 體就會在機體和心理上產生一系列的―應激‖反應。12P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