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36. 內(nèi)生變量
37. 設定誤差
38. 分布滯后模型
39. 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
40. 混合導向
41. 希爾(Theil)不等系數(shù)
42. 非均衡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43. 簡述用來說明回歸方程擬合優(yōu)度的判定系數(shù)R2與用來檢驗回歸方程總體顯著性的F統(tǒng)計量之間的聯(lián)系。
44. 影響預測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5. 以二元線性模型Yi=β0+β1X1i+β2X2i+μi為例,說明當X1與X2完全線性相關時,模型參數(shù)將無法估計。
46. 比較koyck變換模型與部分調(diào)整模型的異同。
47. 假如某商品的需求彈性為-0.88,則降價促銷的策略是否可取?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48. 根據(jù)某商品供應量(Y)與價格(X)的10組觀測值,計算得:
∑X=35 ∑Y=710 ∑X2=132 ∑Y2=50446 ∑XY=2501
要求:(1)計算商品供應量與價格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
(2)建立供應量(Y)關于價格(X)的線性回歸方程。
(3)說明該線性回歸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
49. 考察下述小型宏觀經(jīng)濟計量模型:
要求:(1)試用階條件和秩條件確定各個方程的識別狀態(tài);
(2)整個模型的識別狀態(tài)如何。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10分)
50. 已知原模型Yi=β0+β1Xi+μi,如果β0在不同“地區(qū)”(農(nóng)村、城鎮(zhèn))是不同的,X在達到X*水平以前和以后對Y產(chǎn)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則應如何修正以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