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旅游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指開展旅游活動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
2.河南龍山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 )
3.我國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為世界最高的高原。( )
4.滿族的民族樂器有“獨他爾”、“巴拉曼”等。( )
5.題跋的文字優(yōu)劣,對該作品的價值有間接的影響。( )
6.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創(chuàng)立最晚,但傳入中國最早。( )
7.我國各宗教團體的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在各教派地區(qū)性和全國性組織中,獨立地管理宗教事務,開展宗教活動。( )
8.伊斯蘭教認為《古蘭經》是通過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經典。( )
9.我國成熟的夯土技術出現于秦漢時期,并大量用于夯土臺的建設。( )
10.產于云南的“滇紅”茶是工夫紅茶中的上品。( )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避諱
2.款識
3.道釋畫
4.旅游資源
5.民俗文化
6.風景名勝區(qū)
五、問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我國歷代古都的規(guī)劃原則是怎么樣的?
3.請簡要描述我國古典園林的藝術風格。
4.旅游業(yè)對目的地經濟有哪些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