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公文選讀試題
課程代碼:0052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公文若干組成部分的整體結構方式及某些特定結構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語之組合規(guī)定,稱為(。
A.公文形式
B.公文格式
C.公文程式
D.公文結構
2.《群臣勸魏王曹丕受禪表》一文中,“鳩民而立長,筑宮而置吏”一語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是( )
A.對偶
B.排比
C.聯用
D.比喻
3.《上東宮啟》一文中,“所見者唯端士正人”一語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A.疊字
B.聯用
C.鑲嵌
D.同異
4.我國封建社會中,“策”是用于重大人事安排的君命文種,它的使用者僅限于(。
A.太后
B.皇帝
C.太子
D.宰相
5.《徐州刺史陶謙等上朱俊奏記》中有“凡百君子,靡不颙颙”句,“颙颙”的修辭手法是(。
A.疊字
B.排比
C.聯用
D.對偶
6.狀,是古代下級對上級、民眾對官府陳述事實的上行文種,始設于(。
A.秦
B.漢
C.唐
D.宋
7.漢代用于政事的“移書”雖未純化為單獨文種,但其行文方向已轉化為(。
A.上行
B.平行
C.下行
D.準下行
8.刺,作為古代公文文種,其最初的含義是指(。
A.致送
B.質問
C.記載
D.商量
9.在我國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文中,唯一由先秦沿用至今的公文文種是(。
A.令
B.教
C.符
D.諭
10.根據行文對象、指稱事物、講話場合或前后文意等,經補足或選擇后所確定的詞義,稱(。
A.詞匯義
B.文字義
C.修辭義
D.語境義
11.宣頭,又稱頭子。其中“頭”的含義是指(。
A.皇帝頒發(fā)
B.事情重大
C.先行通知
D.篇幅短小
12.1914年,袁世凱政府規(guī)定,“呈”專門用于職官對大總統,而民眾對官署之陳請,則用(。
A.詳
B.稟
C.狀
D.簽呈
13.《眾議員羅永慶等對政府質問書》一文中,“剖判玄黃、震裂天地”一語,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A.同異
B.疊字
C.比喻
D.對偶
14.《唐繼堯、蔡鍔等護國討袁通電》一文中,“同申義憤,相應鼓桴”一語,采用的修辭手法是( )
A.疊字
B.同異
C.對偶
D.借代
15.《滬分處為調查日推行軍用票情形復四聯總處代電》一文中,“奉1230渝秘文印合字5392電”中的“1230”反映了民國時期的一種文書制度,它是( )
A.干支紀年
B.干支紀月
C.干支紀日
D.電碼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