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文化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32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某種文化觀念及與之相關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時期,在一定背景下,對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為多數人所贊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 )
A.文化現象 B.文化政策
C.文化產品 D.文化思潮
2.從氣候變遷的角度講,1400年—1900年是第三個大的氣候時期,即寒冷時期。著名學者竺可楨稱這一時期為( )
A.“紀傳時期” B.“編年時期”
C.“方志時期” D.“紀事本末時期”
3.中國存在區(qū)域性的文化分布是( )
A.相對的 B.必然的
C.顯性的 D.隱性的
4.明清時期,長江三角洲一帶經濟作物大發(fā)展,糧食多仰仗兩湖一帶,故有( )
A.“湖廣熟,天下足”之說 B.“廣湖熟,天下足”之說
C.“天下足,廣湖熟”之說 D.“熟廣湖,天下足”之說
5.文化帶動民族的最初凝聚發(fā)生在( )
A.三皇時代 B.五帝時代
C.夏代 D.商代
6.商朝的歷史以盤庚遷殷為界,可分為( )
A.兩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7.據《商君書》及《管子》記載,早期“法”的精義是( )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義” D.“尚公益”
8.下列選項中屬于南方稻作型農耕文化主要標志的是( )
A.栽培小麥 B.井渠雙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車
9.古代天子與后妃乘坐一種富麗堂皇的大馬車,被稱作( )
A.棧車 B.轎車
C.路 D.軒
10.中國古代出現“四診”診斷技術的朝代是( )
A.春秋 B.戰(zhàn)國
C.秦代 D.漢代
11.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者是( )
A.魯班 B.蔡倫
C.畢昇 D.伏羲
12.下列選項中演變?yōu)樽诜ㄖ贫鹊氖? )
A.母系家長制 B.父系家長制
C.禪讓制 D.分封制
13.秦漢時期,直接任免郡縣長官的是( )
A.吏部 B.戶部
C.丞相 D.皇帝
14.中國制度文化中,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重大影響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舉制 D.君主專制制度
15.曹魏時期建立的選官制度是( )
A.分封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6.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鄭國子產《刑書》 B.魏國李悝《法經》
C.《秦律》 D.漢《九章律》
17.下列文獻記載,體現中國傳統辯證思維模式的是( )
A.“上下與天地同流” B.“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C.“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18.提出“中庸”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最高價值原則的人是( )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19.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為( )
A.元始天尊 B.靈寶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20.據《周禮》記載,周朝貴族子弟8歲入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
A.五禮 B.六藝
C.五射 D.六書
21.儒家對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標是( )
A.在明明德 B.在親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22.朝鮮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的文字是( )
A.假名 B.諺文
C.字喃 D.漢字
23.在言語形式方面主張言辭質樸的人是( )
A.老子 B.陸機
C.曹丕 D.葛洪
24.佛教在中國得到發(fā)展的階段是( )
A.東漢魏晉階段 B.東晉南北朝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明清時期
25.明清時期中國人民稱西方為( )
A.歐洲 B.泰西
C.遠西 D.西洋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狹義文化產品的包括( )
A.農具 B.壁畫
C.筷子 D.煤炭
E.水電
27.古代開發(fā)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誤是( )
A.土地的過當開墾 B.森木資源的過量開采
C.海水曬鹽的布局欠當 D.草場天然資源利用超量
E.山石的過分開掘
28.隋朝尚書省除了吏部、戶部、禮部之外,還包括( )
A.民部 B.刑部
C.樂部 D.工部
E.兵部
29.在我國手工行業(yè)傳說中,黃帝發(fā)明了( )
A.指南車 B.漁網
C.樂器 D.百鳥衣
E.七巧板
30.唐代的舞蹈可謂盛極一時,以下屬唐代健舞的有( )
A.《胡騰》 B.《胡旋》
C.《柘枝》 D.《綠腰》
E.《蘭陵王》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文化內涵
32.“三皇五帝”
33.勤農觀
34.科舉制
35.精神文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chuàng)造的先決條件。
37.簡述新石器時代三大文明成就。
38.簡述造紙術發(fā)明及傳播的歷史。
39.簡述中國古代整體思維的特征。
40.簡述中國人語言觀念的內容。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論君主專制制度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42.論中國古代“知行合一”說的主要內容及基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