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農業(yè)政策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12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農業(yè)產業(yè)是一種()
A.自身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高的產業(yè)
B.自身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低的產業(yè)
C.自身效益高、社會效益低的產業(yè)
D.自身效益低、社會效益高的產業(yè)
2.農業(yè)政策過程最關鍵的一環(huán)是()
A.農業(yè)政策實施
B.農業(yè)政策調整
C.農業(yè)政策制定
D.農業(yè)政策評估
3.美國學者艾利森關于農業(yè)政策實施的闡述是()
A.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占50%,農業(yè)實施的功能占50%
B.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占10%,而其余90%取決于有效的執(zhí)行
C.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占5%,而其余95%取決于有效的執(zhí)行
D.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占1%,而其余99%取決于有效的執(zhí)行
4.以下屬于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是()
A.賠償損失
B.支付違約金
C.降級
D.支付罰金
5.農業(yè)法律修訂的機關是()
A.全國人大
B.檢察院
C.法院
D.公安機關
6.1980年初,全國實行包產到戶的生產隊只占()
A.1%
B.2%
C.3%
D.5%
7.農村預留機動地不得超過總耕地面積的()
A.3%
B.5%
C.10%
D.15%
8.今后,我國糧食的自給率應保持在()
A.70%
B.80%
C.85%
D.95%
9.1953─1978年,國家商業(yè)部管理的一、二類農產品的品種達()
A.45種
B.46種
C.47種
D.48種
10、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幅度與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的關系是()
A.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同謀應當高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B.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同謀應當低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C.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同謀應當不低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D.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同謀應當等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11.《關于改進和加強農業(yè)部直屬院校招生計劃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規(guī)定,生均學生宿舍建筑面積不低于()
A.5平方米
B.6平方米
C.7平方米
D.8平方米
12.小康指標包括()
A.10個
B.12個
C.15個
D.16個
13.以工代賑計劃開始于()
A.1984年
B.1985年
C.1991年
D.1992年
14.《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于()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15.國務院部門制定的規(guī)章對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廟宇罰款最高不得超過()
A.10000元
B.15000元
C.20000元
D.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