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髙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幼兒園課程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課程代碼00394)
一、單項選擇題0: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 1分,共20分。
l.D 2.C 3.D 4.B 5. D
6. A 7.C 8.D 9.A 10.D
11.C 12.B 13.A 11.B 15.C
16.D 17.B 18.B 19.C 20.A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毎小題 3分,共15分。
21.顯性課程是指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的教育影響。(2分)又稱為正規(guī)和形式課程。(1分)
22.學期計劃是教師對一個學期教育工作的總體安排。(2分)是指導班級一個學期各項工作全面、有效開展的依據。(1分)
23.課程實施過程是指幼兒園教師將課程計劃轉化為具體教育行為的過程。(3分)
24.表現性區(qū)域是指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引導下。(1分)利用區(qū)域中的各種材料,(1分)進行自我 表現與表達活動的區(qū)域類型。 (1分)
25.評價準則是對評價活動的內容或某些方面的質的規(guī)定(即對被評屬性的規(guī)定)。(3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6.(1)表現性目標在一些欣賞活動、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或需要高級認知參與的活動中體現得較多;(2分)
(2)表現性目標比較適合表述中長期目標。(1分)
(3)表現性目標可以表述情感態(tài)度類的目標。(2分)
27.(1)注重評價兒童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1分)
(2)評價與教學的有機聯系,而不是脫離或中斷教學過程;(1分)
(3)能注意到兒童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現等方面的發(fā)展,而不只是評價幼兒的知識技能;(1分)
(4)它促使教師了解與認識兒童個人獨特的學習風格并加以鼓勵,而不以單一的評價方式來區(qū)分成就高低;(1分)
(5)它促使兒童與家庭都積極地參與評價的過程。(1分)
28.(1)四要素:課程目標;(1分)課程內容;(1分)課程實施;(1分)課程評價。(1分)
(2)關系:四要素之間相互影晌、相互作用。(1分)
29.(1)教育活動的參與者和支持者;
(2)學習環(huán)境的共同創(chuàng)設者;
(3)兒童經驗的觀察者和分享者;
(4)幼兒園教育事務的志愿者。
(注:毎點1分,全部答對得5分。)
30.(1)活動自主性高; (2)個體化活動主; (3)指導具有間接性。
(注:每點2分,全部答對得5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1)深度開發(fā)本園所擁有的優(yōu)勢課程資源;(2分)
(2)定向開發(fā)本園欠缺的課程資源;(2分)
(3)做好課程資源的整體規(guī)劃;(2分)
結合實際論述。(4分)
32.(1)防止“拼盤”現象。(1分)
①單元主題活動強調事物的綜合性和整體性,但是,這種綜合性和整體性是自然而然的、有機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雜燴。(2分)
、趩卧黝}活動盡量涵蓋各領域的學習,做到均衡布局,但是,并不意味著一個主題必須無所不包,為了追求全面和表面上的領域均衡而出現拼盤現象。(1分)
(2)處理好活動計劃和幼兒經驗建構的關系。(1分)單元活動的設計必須遵循靈活性原則,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提供機會、留出空間。計劃應對各祌可能先分預估,但不要過細過詳而忽視幼兒的主動建構,導致以教師為中心。(2分)
(3)巧妙控制主題活動的容量。(1分)
、傥鹱非筮^多的活動。過量的活動會造成目標重復或教育浪費。(1分)
、诒苊饨逃杖薄;顒釉O計時要防止出現“死角”,特別是一個學期內的多個主題應當能夠承載該年齡段比較全面的發(fā)展目標,如有缺失勢必造成教育盲區(qū),影響幼兒的發(fā)展。(1分)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33.(1)生活化原則是指區(qū)域活動的內容應當源于幼兒的生活與經驗。(2分)
(2)幼兒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感興趣的、容易理解的東西多是生活中出現過、發(fā)生過的。(3分)
(3)只有區(qū)域活動的內容能與幼兒已有的經驗發(fā)生聯系時才能建構起新經驗。(2分)
(4)本案例中教師一方面注意現察幼兒,及時介入指導幼兒,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動,支持并幫助幼兒的學習,有助于幼兒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教師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各種工具,符合區(qū)域活動生活化原則的基木要求。(3分)
六、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31.【評分參考】
(1)活動目標包括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2分)
(2)活動準備充分到位;(2分)
(3)活動方法恰當適宜、靈活多樣;(2分)
(4)活動過程結構完整,動靜交替;(2分)
(5)活動延伸具有現實意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