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試題
課程代碼:00456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西方理性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倡導以數(shù)學為基礎的唯理論的演繹法的學者是
A.培根 B.笛卡爾
C.康德 D.赫爾巴特
2.以課題研究的時間作為始點,按由近及遠、由新到舊順序查找的文獻檢索方法是
A.順查法 B.逆查法
C.跟蹤法 D.直線法
3.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構思一般應包括的內(nèi)容是
A.表述問題、界定概念、形成思路 B.查閱文獻、制定方案、選擇方法
C.提出假設、形成思路、選擇方法 D.提出問題、查閱文獻、制定方案
4.教育的歷史研究中,外部評論是確定史料的
A.完整性 B.客觀性
C.適用性 D.真實性
5.歷史研究中的史料一般可分為
A.思想史料、制度史料、實物史料 B.物質史料、精神史料、制度史料
C.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傳史料 D.文字史料、圖片史料、音像史料
6.美國社會學家貝爾斯曾對小群體互動行為進行過觀察研究。他采取的觀察方式是
A.參與性觀察 B.非參與性觀察
C.實驗室觀察 D.間接觀察
7.教育測量調(diào)查中,統(tǒng)計上適用于次數(shù)統(tǒng)計、百分比、列聯(lián)相關等的是
A.定距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名測量 D.比率測量
8.若要從問卷調(diào)查資料中得出研究結論,其有效問卷的回收率至少應達到
A.30%以上 B.50%以上
C.70%以上 D.90%以上
9.教育科學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
A.教育觀察法 B.教育比較法
C.教育實驗法 D.教育統(tǒng)計法
10.教育實驗設計模式為OlO2O3O4O5O6O7O8的設計是
A.實驗組控制組前后測設計 B.循環(huán)實驗設計
C.時間序列設計 D.多因素序列設計
11.在教育科學理論研究中,理論檢驗的兩種方式是
A.假設檢驗和實證檢驗 B.事實檢驗和價值檢驗
C.定性檢驗和定量檢驗 D.實踐檢驗和邏輯檢驗
12.教育研究定性分析的資料審核中,資料與研究課題的一致程度表明了資料的
A.真實性 B.準確性
C.可靠性 D.有效性
13.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數(shù)據(jù)特征值。其中,標準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是
14.基于標準正態(tài)分布,常用于平均數(shù)差異顯著性檢驗的是
A.z檢驗 B.χ2檢驗
C.t檢驗 D.F檢驗
15.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主要內(nèi)容是
A.意義評價、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 B.個人評價、同行評價和社會評價
C.通訊評價、網(wǎng)上評價和會議評價 D.目標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學研究
17.歷史研究法
18.間接觀察
19.剩余法
20.地位量數(shù)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1.好的教育科學研究理論構思的主要標準有哪些?
22.教育調(diào)查研究中的訪談調(diào)查有哪些局限性?
23.簡述教育科學理論研究的基本過程。
24.簡述定性分析中的內(nèi)部效度的含義及其分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25.試述教育實驗研究歷史發(fā)展的兩條線索。
26.試述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具體運用的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