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與當代社會試題
課程代碼:1001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1號”發(fā)射時間是( )
A.1997年11月20日
B.1998年11月20日
C.1999年11月20日
D.2000年11月20日
2.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的科學家是( )
A.門捷列夫
B.愛因斯坦
C.牛頓
D.齊奧爾科夫斯基
3.廣播系統(tǒng)屬于( )
A.人工系統(tǒng)
B.復合系統(tǒng)
C.自然系統(tǒng)
D.生態(tài)系統(tǒng)
4.多電子原子中的電子分布是分層次的,叫電子殼層。那么,K殼層(n=1)中允許分布的最多電子數(shù)為( )
A.2
B.8
C.10
D.18
5.太陽大約在50億年前形成,又大約在50億年后可能變成( )
A.中子星
B.巨星
C.脈沖星
D.黑洞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6.19世紀40年代建立起來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認為是建立牛頓力學以后的科學發(fā)展的第二次大綜合。
7.技術(shù)的自然屬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jù)相互作用的特點,基本粒子可分為三類,它們是強子、輕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
9.赫羅圖圖中的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對角線的狹窄帶區(qū)域稱為__________________。
10.自然科學要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必須以技術(shù)為中介,技術(shù)這個中介又包含兩個層次,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和工程技術(shù)。
11.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原理是光速不變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_。
12.根據(jù)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假說,振子吸收和輻射能量的過程不是連續(xù)地進行的,而是以______________的整數(shù)倍即一份兒、一份兒跳躍的方式進行的。
13.人們認識到化學鍵有三種基本類型它們是離子鍵、共價鍵和_________________。
14.新能源與常規(guī)能源相比具有的兩大優(yōu)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和清潔無污染。
15.當電子計算機集成電路的電路線寬細到________________微米時,在專家眼里已被認為是集成電路發(fā)展的極限。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6.生態(tài)恢復技術(shù)
17.黑洞
18.細胞工程
19.基本粒子
20.技術(shù)創(chuàng)新
21.酸雨
22.系統(tǒng)科學
23.人工系統(tǒng)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2分)
24.(9分)人類與動物界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什么?造成這一區(qū)別的原因是什么?
25.(9分)什么是信息(認識論意義)?信息有哪些特點?
26.(8分)生命起源的化學進程經(jīng)歷了哪四個階段?
27.(6分)簡述科學作為一種社會建制的實質(zhì)。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28.科學的精神氣質(zhì)的要點有哪些?如何理解。
29.論述科學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