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應用快速原型法的前提
1、系統(tǒng)需求在系統(tǒng)開發(fā)以前不能準確地加以陳述和說明,用戶需求變化較快,無需早期凍結用戶需求。
2、有快速的系統(tǒng)建造工具。應用生成器(AG)、第四代生成語言(4GL)、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等,都是原型化方法的有力支持工具。
3、需要實際的、可供用戶參與的系統(tǒng)模型。文字和靜態(tài)圖形是一種比較好的通訊工具,然而其最大缺點是缺乏直觀的、感性的特征,因而往往不易理解對象的全部含義。交互式系統(tǒng)能夠提供生動活潑的規(guī)格說明,用戶見到的是一個“活”的、運行著的系統(tǒng)。理解紙面上的系統(tǒng),操作在機器上運行的系統(tǒng),其差別是十分顯著的。
4、用戶能夠積極地參與系統(tǒng)的開發(fā)。
5、需要有一個原型工作環(huán)境。
6、具有一批具有豐富的問題域知識和開發(fā)經驗的開發(fā)人員。
模塊化
模塊(module)是由一組程序設計語句組成的集合。模塊的概念類似于某些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子程序(subroutine)、函數(shù)(function)或過程(procedure)。
模塊是由邊界元素限定的相鄰的程序元素(例如,數(shù)據(jù)說明,可執(zhí)行的語句)的序列,而且有一個總體標識符來代表它。像Pascal或Ada這樣的塊結構語言中的Begin…end對,或者C,C++和Java語言中的{…}對,都是邊界元素的例子。因此,過程、函數(shù)、子程序和宏等,都可作為模塊。面向對象范型中的對象是模塊,對象內的方法也是模塊。模塊是構成程序的基本構件。
模塊的基本特征:
模塊由以下四個屬性:
、佥斎搿⑤敵觯卜Q之為接口(interface)
、诠δ(function)
、蹆炔刻幚磉壿(logic)
、軆炔繑(shù)據(jù)(internal data)
其中,接口和功能刻畫了模塊的外部屬性或特征,處理邏輯和內部數(shù)據(jù)則刻畫了模塊的內部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