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一 選擇題
1 C 2 E 3 B 4 C 5 D 6 B 7 C 8 E 9 A 10 D
11 A 12 B 13 C 14 D 15 A 16 B 17 C 18 C 19 B 20 D
X型題
21 ABCD 22 ACDE 23 CDE 24 AE 25 ABCDE 26 ABCD 27 ABC 28 ABCE
29 ABCDE 30 ABCD 31 BCDE 32 ACDE 33 ABCD
二 名詞解釋
1、底物耗盡檢測
所謂“底物耗盡”是指高活性濃度的樣品在延滯期內大量消耗底物,延滯期過后開始讀數(shù)時底物所剩無幾,在讀數(shù)區(qū)域內吸光度變化很小,測定結果顯著偏低。為避免這種嚴重錯誤的發(fā)生,進行底物耗盡檢測。如開始讀點的吸光度范圍。
2、智能化清洗程序
即在相互污染的項目之間的樣品針、試劑針、反應杯設置清洗程序,用戶可以根據(jù)需要通過酸性(堿性)清洗液清洗,也可以增加沖洗次數(shù)。
3、分析效率
分析效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測試數(shù)(樣品數(shù)與項目數(shù)的乘積之和),用 tests/h 來表示。 分析效率與加樣周期和測試循環(huán)有關。通常指最大分析效率。
4、實時反應曲線
空白、樣品、標準(校準)、質控的時間進程曲線,即所有測光點與吸光度變化曲線?梢杂^察終點法是否達到終點、速率法讀數(shù)時間段是否成線性、有否明顯的基質效應等。
5、非線性度
非線性度是指相鄰的吸光度變化量相比偏差的百分比,在速率法時需要設定。設置范圍在10-20%比較合適,設置太小,樣品重檢率太高,反之則起不到保護作用。
6、實驗室自動化系統(tǒng)
指的是實驗室的各種操作 過程 均實現(xiàn)自動化。 是指將臨床實驗室中各種相互有關或無關的自動化分析儀器串聯(lián)起來,組合成流水線作業(yè)的形式,把 樣品輸送到不同的檢測單元,并將各個儀器的檢測結果合并輸出 , 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 全實驗室自動化 。
三、簡答題
1、 簡述自動生化分析儀新技術的應用。
分析儀的硬件方面,蝕刻凹面光柵技術、探針液面感應和防碰撞防堵塞技術、自動跟蹤加樣技術 、超聲混勻技術、 陶瓷活塞非觸壁式吸量器、多頭回旋混勻技術、
光導纖維傳導系統(tǒng)、數(shù)字式加樣系統(tǒng)、集束式點光源等 。在軟件方面 ,智能化 清洗功能、前 區(qū) 檢查、線性范圍擴展、最佳標本順序、測試方法和校正方法的 多樣化 等
2、 簡述試劑盒的性能評價指標。
(1) 試劑空白吸光度可用來檢查某些試劑的質量。
(2) 試劑空白吸光度變化速率
(3) 時間進程曲線
(4) 校準K值和校準曲線
(5) 比對實驗的相關回歸方程的a,b,r
3、 舉例說明雙試劑劑型試劑盒抗干擾方法。
(1) 不增加試劑消耗的情況下很容易做樣品空白,如免疫比濁法。
(2) 試劑一中含有去干擾組分,例如氧化酶法的試劑盒在試劑一中添加抗維生素C干擾的維生素C氧化酶;添加亞鐵氰化鉀來消除膽紅素的干擾;
(3) 甘油三酯測定的一步法試劑,由于未消除樣品中的游離甘油,使測定結果中包括了內源性甘油(平均約為 0.11mmol/L ),會給甘油三酯的測定值帶來較大的誤差,而采用雙試劑(試劑二中含脂肪酶)可以有效消除內源性甘油的干擾;
(4) 采用底物啟動模式(第二試劑是底物)可以消除內源性丙酮酸對ALT/AST的干擾等。
(5) 尿素測定可消除外源性和內源性氨的干擾。
4、 樣品前處理系統(tǒng)由哪些模塊組成?
一般包括 : 條碼(barcode)生成印刷系統(tǒng)、識讀系統(tǒng)、條形碼自動粘貼器、自動平衡離心 (再離心) 系統(tǒng)、自動去蓋機械臂、樣品形態(tài)檢測系統(tǒng)、 樣品分裝系統(tǒng)、 傳輸裝載系統(tǒng)等 模塊。
5、 簡述自動生化分析儀性能指標。
( 1 ) 準確度和檢測精度
( 2 )自動化程度
( 3 )分析效率
(4) 實用性 通道數(shù) 、 試劑盒劑型、組分 適用性 、 波長 的個數(shù)和雙波長設置要求 反應時間 是否靈活設置 、 開放程度 、 樣品 最小量 、 試劑 量和比例要求 、最小 反應液體積的要求 、 樣品預稀釋 功能、測試項目是否廣泛、軟件平臺 、消耗品、用水量、保養(yǎng)要求、樣品管要求、急診檢驗、復查功能等
6、 簡述自動化分析儀交叉污染的來源和抗交叉污染的措施
樣品針的交叉污染:來指標本間相互干擾,液面探測技術使樣品針外壁黏附少。內壁黏附可采用空氣隔斷、水洗或化學惰性液技術,多采用水洗方式?稍O置智能化清洗程序。
試劑針的交叉污染:來指試劑間相互干擾,在吸取相鄰兩個試劑若試劑成分含有待測組分,干擾明顯,可以采用最佳樣品排序技術,而不是按通道順序取試劑。內外壁的清洗同樣品針。
比色杯的交叉污染來指試劑間相互干擾,在吸取相鄰兩個試劑若試劑成分含有待測組分,干擾明顯,可以采用最佳樣品排序技術避開。清洗程序可以采用水、酸、堿洗液多次多步驟方式,還可以增加吹干功能。也可以在機外浸泡(色素嚴重沉著,比色杯空白不通過時)。
廢液管堵塞將會引起嚴重的交叉污染。
四 編制分析參數(shù)
標本量:2 試劑一:200 試劑二:100 分析方法:2點終點
主波長:505 次波長:600 第二試劑加入時間:16-17
讀數(shù)時間開始:16 讀數(shù)時間結束:33
校正模式:線性 校正品個數(shù):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