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2.1.策:是我國封建社會中,由皇帝用于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種。
2.2.冊:古代皇帝用于特別重大人事和祭祀活動的君命文種。
2.3.制:是封建社會中,由皇帝頒布可垂為后世遵守的重大制度性舉措時所使用的君命文種。
2.4.詔:是封建社會初期所設(shè)之公文文種。是皇帝主要用于指揮庶政的君命文種。
2.5.密詔:是由密使交付重臣的秘密詔書。往往不采用正常傳遞途徑,不舉行頒給儀式。
2.6.親詔:是由皇帝親自擬稿的詔書。
2.7.手詔:是由皇帝親筆書寫的詔書,亦稱“詔記”、“手記”即“手詔”。
2.8.詔版:(板)用竹、木書寫的詔書。
2.9.詔黃:以紙代簡之后,用黃紙書寫的詔書謂詔黃。
2.10.璽書:秦始皇以后,皇帝之印稱璽。有皇帝之印的詔書稱璽書。
2.11.批答:為唐朝至清初,由皇帝采納或贊同、贊賞臣下所上章疏的內(nèi)容,所做出的答復(fù)性君命公文。
2.12.圣旨:是元代皇帝頒發(fā)政令的君命文種名稱。
2.13.鐵券:是封建帝王賜給功臣以世代保持優(yōu)遇及免罪等特權(quán)的憑證。
2.14.敕:南北朝以后、形成限由皇帝對臣下訓(xùn)誡、授任、封贈等用途的君命文種。到清代,敕書亦稱“敕諭”,簡稱“敕”,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員,并規(guī)定其職權(quán)范圍、任事要求的憑證性君命文種。作為履行職權(quán)、明確責任、考績優(yōu)劣的法定依據(jù)。
2.15.上諭:是清代皇帝處理日常政務(wù)中以發(fā)布命令、指示的君命文種!吧稀睘榛实壑Q,以區(qū)別于文武官員所使用的一般下行文種“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