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 垂直優(yōu)勢:枝條著生方位背地程度越強,長勢越旺的現(xiàn)象。
2. 嫁接親和力:砧木和接穗在組織結構、生理及遺傳特性等方面的差異程度的大小。差異程度小,則親和力大。
3. 凍害:樹木在0℃以下,因組織內部結冰所引起的傷害。
4. 年周期:指樹木每一年隨著環(huán)境、特別是氣候(如水、熱狀況等)的季節(jié)性變化,在形態(tài)和生理上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生長和發(fā)育的規(guī)律性變化。
5. 萌芽力:一年生枝上的芽萌發(fā)抽枝的能力。以萌芽數(shù)占總芽數(shù)的百分率表示。
四、斷改錯題
1. 龍爪槐修剪時應注意培養(yǎng)不斷上拱和外擴的樹冠。√
2. 夏季對園林樹木灌水,應選擇高溫的中午前后進行。×。改正:夏季對園林樹木灌水,不能在高溫的中午前后進行。
3. 肥料配方10-8-6表示肥料中含10%的N,8%的P,6%的K!。改正:肥料配方10-8-6表示肥料中含10%的N,8%的P2O5,6%的K2O。
4. 嫁接時保留少量葉柄的作用是保護好芽!。改正:嫁接時保留少量葉柄的作用是用于檢查嫁接成活。
5. 整形修剪無須與其它措施相結合,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改正:整形修剪必須與其它措施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簡答題(回答要點,并簡明扼要作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 砧木選擇的原則。
(1)與接穗有良好的親和力;
(2)對接穗的生長、開花和結實等有良好的影響;
(3)對栽培地區(qū)的環(huán)境條件適應能力強(區(qū)域化原則)
(4)對病蟲害抵抗能力強;
(5)繁殖材料豐富,易于大量繁殖。
2. 地面鋪裝對園林樹木危害的機理。
(1)地面鋪裝有礙水、氣交換,使根系代謝失常,并干擾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2)地面鋪裝改變了下墊面的性質。地表及近地層的溫度變幅大,樹木的表層根系形成層易遭受極端溫度的傷害。
(3)造成干基環(huán)束,影響樹木生長。
3. 衰老樹復壯的主要措施。
(1)深翻切根;
(2)增施N 和有機肥;
(3)回縮、臺刈或截干;
(4)營養(yǎng)繁殖;
(5)適當施用赤霉素、生長素、激動素;
(6)加強土肥水管理;
(7)調節(jié)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
4. 三鋸法鋸大枝的操作要點。
(1)鋸預備切口。離終鋸口30cm,從下往上倒鋸至枝條直徑的1/3或夾鋸時。
(2)鋸掉大枝。離預備切口前方約2~3cm,從上往下鋸下枝條。
(3)鋸掉殘樁。從分杈上側皮脊線及枝干領圈外側鋸掉殘樁。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 論述影響扦插成活的因素。
內因:(1)樹種(品種)的生根能力。(2)母樹年齡。(3)枝條在母樹上的著生部位。(4)插穗年齡及其在枝條上的部位。(5)插穗的長度、粗度、留葉數(shù)。(6)營養(yǎng)與激素。
外因:(1)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2)溫度。(3)插壤透氣性。(4)光照。(5)扦插基質(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5分)
各點展開論述
2. 試述一年生播種苗的年生長規(guī)律及育苗技術要點。
(1)出苗期:從播種到幼苗出土。生長特點:無側根,無真葉,抗性弱,種子貯藏的養(yǎng)分是營養(yǎng)的重要來源。育苗技術要點:選擇適宜的播種季節(jié);做好催芽工作;掌握播種技術,特別是覆土厚度要適宜;做好土壤、水分的管理,如春季播種土溫較低時,可采用地膜覆蓋。
(2)生長初期(幼苗期):真葉和側根出現(xiàn)→高生長迅速為止。生長特點:地上部分生長緩慢,生長量占全年的10%;側根生長并形成根系,但分布淺;苗木幼嫩,抗性弱。育苗技術要點:提高保存率,蹲苗促根系生長。 松土除草、適當灌水、及時間苗定苗、合理施肥(增施P)、適當遮蔭、防病蟲。
(3)速生期:加速生長→生長迅速下降為止。生長特點:生長迅速,高生長量占全年的80%。育苗技術要點: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松土除草、防治病蟲;間苗定苗、適當遮蔭。后期停止灌水和施N肥。
(4)硬化期(生長后期):迅速生長結束→休眠為止。生長特點:地上部分生長急劇下降并逐漸停止進入休眠;根系生長仍延續(xù)一段時間;外觀上向休眠時的狀態(tài)過渡,木質化,形成頂芽。育苗技術要點:停止一切促進生長的措施,如施肥(可適當施些K肥)、灌水,以促進木質化。
3. 繪圖并敘述一年生競爭枝的處理方法。
(1) 競爭枝未超過延長枝,下鄰枝較弱小,齊競爭枝基部一次疏除;
(2) 競爭枝未超過延長枝,下鄰枝較強,分兩年剪除競爭枝;
(3) 競爭枝長勢超過原延長枝,競爭枝下鄰枝較弱小,換頭
(4) 競爭枝長勢旺,原延長枝弱小,競爭枝下鄰枝又很強,轉頭。
(5) 繪出圖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