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根據現行法律、法規(guī)以及行政許可法的原則精神,吊銷公安機關發(fā)放的許可證,應當由( )或者其上級公安機關依法決定。
A、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
B、原發(fā)放許可證的公安機關
C、地(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
D、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
162、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有爭議的專門性問題的,應當( b)。
A、指派或者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鑒定
B、由辦案部門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集體鑒定
C、由辦案部門負責人進行鑒定
D、由法制部門進行鑒定
163、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 a)送達被處罰人。
A、二日內 B、三日內
C、五日內 D、七日內
164、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公安機關除應當依法向被拘留人宣布并送達《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外,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 )。
A、所在單位 B、所在居(村)委會
C、家屬 D、所在地派出所
165、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及處(b )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166、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 c )。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167、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 )。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168、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 d )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A、20元 B、50元
C、100元 D、200元
169、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經辦的人民警察應當在( c )內報所屬的公安機關備案。
A、六小時 B、十二小時
C、二十四小時 D、四十八小時
170、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被處罰人應當在知道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之日起的( c) 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171、當事人因不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該處罰決定之日起(b )內提出,
A、一個月 B、三個月
C、六個月 D、一年
172、受到罰款處罰的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 d ) 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
A、五日 B、七日
C、十日 D、十五日
173、被處罰人如果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被處罰人申請和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 )。
A、免予繳納 B、分期繳納
C、以勞動折算 D、申請政府補助
174、人民警察在水上、旅客列車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 ) 內,交至所屬的公安機關。
A、二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175、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zhí)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zhí)行行政拘留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的,可以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按每日行政拘留( )的標準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zhí)行。
A、二十元 B、五十元
C、一百元 D、二百元
176、擔保人不履行擔保義務,致使被擔保人逃避行政拘留處罰的執(zhí)行的,由公安機關對其處( ) 以下罰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177.治安管理處罰作為一項重要的( )權力,是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會治安的一種重要手段。
A、經濟 B、行政
C、刑事 D、民事
178、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B、具有違法性
C、尚不夠刑事處罰
D、應受治安管理處罰
179、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 )為依據。
A、事實 B、性質 C、情節(jié) D、社會危害程度
180、共同違反治安管理的,根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 ),分別處罰。
A、年齡大小
B、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中所起的作用
C、是否親自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D、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中所使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