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根據企業(yè)所屬經濟部門,可以將企業(yè)劃分為(ABCD)
A.農業(yè)企業(yè)
B.工業(yè)企業(yè)
C.金融企業(yè)
D.商業(yè)企業(yè)
E.服務企業(yè)
32、目前企業(yè)的融資方式主要有(ABCDE)
A.發(fā)行股票
B.銀行借款
C.商業(yè)信用
D.內部積累
E.吸收直接投資
33、在經濟性報酬中,主要有(ABCDE)
A.基本薪酬
B.績效薪酬
C.獎金
D.津貼
E.福利
34、根據經合組織(OECD)對知識的分類,隱性知識包括(AB)
A.人力知識
B.技能知識
C.事實知識
D.原理知識
E.專業(yè)知識
35、供應鏈管理環(huán)境下物流管理的特點是(ABCDE)
A.提高了物流系統(tǒng)的快 速反應能力
B.降低了物流系統(tǒng)的成本
C.增進了物流系統(tǒng)的無縫連接
D.物流服務方式的多樣化
E.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36、簡述網絡營銷的特點。
答:跨時空;交互性;高效性;經濟性;整合性。
37、簡述網絡時代對企業(yè)運作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答:
(1)要有高速靈敏的市場反應能力,形成敏捷供應的能力。
(2)形成進一步降低成本的能力,減少企業(yè)在價格競爭方面的壓力。
(3)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實施“大規(guī)模定制化”生產。
(4)為企業(yè)在網絡時代的全球化服務提供保障。
(5)利用信息技術,降低企業(yè)的外部不經濟性;
(6)突 破舊競爭觀念,倡導網絡時代協同理念。
38、簡述網絡財務的特點。
答:
(1)實現企業(yè)財務與業(yè)務的協同。
(2)實現在線管理。
(3)實現會計工具和財務介質電子化。
(4)提供“個性化”財務信息。
(5)實現遠程處理、集中監(jiān)控、動態(tài)管理。
(6)提供網上理財功能。
39、簡述網上招聘的作用和應注意的問題。
答:網上招聘的作用:覆蓋面廣、信息反饋快、招聘公開透明。
網上招聘應注意的問題:
(1)信息處理的復雜性;
(2)虛假信息的大量存在;
(3)應聘者受到限制;
(4)服務體系不完善。
40、簡述知識管理的基本原則。
答:
(1)積累原則;
(2)信任原則;
(3)交流原則;
(4)共享原則;
(5)創(chuàng)新原則。
41、簡答供應鏈管理模式與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區(qū)別。
答:
(1)供應鏈管理強調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
(2)供應鏈管理強調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核 心競爭力。
(3)供應鏈管理強調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4)供應鏈管理強調大規(guī)模定制。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42、請闡述企業(yè)在網絡時代會面對哪些機遇與挑戰(zhàn)?
答:
網絡時代企業(yè)面對的機遇:
(1)企業(yè)可以更好地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
(2)企業(y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3)企業(yè)可以減少庫存;
(4)企業(yè)可以使合作競爭戰(zhàn)略更便利地實施;
(5)提高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
網絡時代企業(yè)面對的挑戰(zhàn):
(1)企業(yè)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
(2)顧客的權力大大增強;
(3)企業(yè)的整體盈利水平將會降低;
(4)企業(yè)關鍵的成功因素將會改變;
(5)企業(yè)資源配置的方式和界限將會發(fā)生重大變化。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
43、海爾、TCL誰能走的更遠
兩家企業(yè)都是中國的標桿型企業(yè),國際化都走在了中國企業(yè)之先。但是兩家公司的管理都還存在不足,海爾還不能進入國際主流市場,它們面臨種種困難,都還未能真正成為國際化的強勢品牌。海爾2007年1180億元的銷售額,國際貢獻不超過40億美元,占的比例不到20%;TCL則剛在國際化上栽了個大跟頭。原因有幾個,他們都還沒有實現從營銷企業(yè)向技術企業(yè)的轉型,一直以來,依靠的是營銷拉動,而不是技術拉動。我們看到三星這幾年發(fā)展很快,其背后是產品周期開發(fā)非常快。國際市場的競爭與國內市場不一樣,價格不是成敗的決定因素,對品質、技術要求非常高,沒有攻克技術的壁壘是海爾與TCL的最大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品牌經驗還沒建立起來,海爾是中國企業(yè)中國際品牌最高的一個,但是在國際上還欠缺,現在是一只腳在國門內,一只腳在國門外,為什么同樣由中國生產的,飛利浦用TCL代工,能賣到幾千美元,而我們只能賣到800美元?
這兩家公司的共性大于個性,也是中國家電制造企業(yè)普遍存在的問題。國內企業(yè)差異化做的還不夠好,兩家企業(yè)一南一北,面對的消費者和市場是一樣的。張xx和李xx,總體來說,也是共性大于差異性。他們都是中國非常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都是榜樣式的人物,都是理性大于感性,令人尊敬。李xx是成熟的一個人,不夸夸其談。張xx是一個敢于擔當,社會責任感比較強烈的人。在理論修養(yǎng)上,張xx要比李xx高,他就能提出休克魚、斜坡理論。TCL的文化氛圍比較追求上下平等。而海爾的等級觀念比較強一些。前些年,李xx更能包容手下,你能看到TCL許多人站出來說話,但是在海爾,往往只是張出來說話。說TCL進入修船期,沒錯,前幾年的挫折太大了,現在在恢復、康復。而海爾用修復來比喻不太準確,應該說海爾在調整期。楊xx也說了,前幾年一直追求500強企業(yè),現在要追求盈利企業(yè),追求利潤。
對這兩家公司未來的預測,如果說有一天跑了100米,海爾應該跑到75~80米,TCL可能跑到60~70米。海爾在國際化的品牌建設上,走在了TCL的前面,海爾堅持做自主品牌,不做代工,TCL還是給人代工的,電視的出口,大多是代工。海爾的品牌建設上超越了TCL,這是能走更遠的原因。
另外,TCL的國際化,背了兩個大包袱,最大的包袱是湯姆遜,CRT電視的時代馬上就要結束了,而TCL在墨西哥、泰國和波蘭的這三個工廠,產量達到了800萬臺。現在只是把包袱從背上放到了地下,但是有一天也許會成為重要障礙。工人很多,產量不能上,還消耗財力。海爾在國外建廠,也有包袱,不過沒有這么大。
再者,技術上的突 破很難,海爾的處境與國內其他企業(yè)相比要好。海爾有很多專利,但80%是在國內申請的專利。而它最大的對手是西門子、伊萊克斯、索尼、三星這樣的企業(yè)。在產品開發(fā)上,海爾有了三開門的冰箱,而這是LG最先開發(fā)出來的;海爾也有了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在日本和歐洲,3年前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海爾還不是領跑者,而是跟跑者。
技術的壁壘,是國內企業(yè)最大的壁壘。國內只發(fā)展應用技術,沒有基礎技術的積累,造成我們應用技術越多,要繳納的專利費就越多。2007年,出口美國的多媒體電視下滑,就是這個原因。你問海爾和TCL會否成為下一個30年中國制造的代表。其實有些事情會發(fā)生變化,未來30年中國還是不是全球的制造中心?現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中國也在轉型,也許我們會問中國會否成為全球的技術中心?也許將來TCL做的不大,但是靠專利就能賣錢,那就是好事。
根據以上資料,結合課程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海爾和TCL的國際化戰(zhàn)略有什么不同?目前困難是什么?
答:海爾的國際化戰(zhàn)略是自主品牌,全球生產和銷售。TCL的國際化戰(zhàn)略主要是代工(貼牌生產)和并購國外品牌,如湯姆遜。目前的困難主要有:國際化道路不是很順利;沒有攻克技術的壁壘;品牌經驗還沒建立起來;企業(yè)沒有做出差異化;國際化背了包袱;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逼迫中國企業(yè)轉型。
(2)從企業(yè)核 心能力和市場營銷角度簡單分析海爾和TCL的經營戰(zhàn)略。
答:企業(yè)核 心能力是企業(yè)獨有的、能夠支撐企業(yè)長期競爭優(yōu)勢的能力。
1)目前海爾的核 心能力,在國內主要是服務和品牌,在國外,因為品牌沒有完全建立,核 心能力只能體現在生產和銷售上。
2)TCL在國內的核 心能力主要體現在生產制造和銷售上,在國際上是借助別人的品牌加上中國制造的低成本。
3)在市場營銷上,兩者都還沒有實現從營銷企業(yè)向技術企業(yè)的轉型,一直以來,依靠的是營銷拉動,而不是技術拉動。
4)國際市場的競爭與國內市場不一樣,價格不是成敗的決定因素,對品質、技術要求非常高,沒有攻克技術的壁壘是海爾與TCL的最大問題。
在線做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碱}庫,預測考點考題,章節(jié)練習題、模擬練習題、歷年真題、自由組卷、專業(yè)答疑,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聯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