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簡述社會學的特征。 2-34
答:
社會學是一門實證性的社會科學,其特征是:
一、整體性
社會學是從整體角度考察、分析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
二、綜合性
社會學研究的整體性特征決定了它的綜合性。所謂綜合性包含兩層意義:
1、社會學與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相比,它不是專門研究某一種社會現象,而是研究所有社會現象中的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這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
2、社會學的綜合性還表覡在它是從各種社會現象的普遍聯系中去尋找規(guī)律性。
三、實證性
社會學是一門實證性科學。
四、應用性
社會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社會科學。
1、社會學的知識非常貼近社會生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行著、體驗著的,學了社會學會幫助人們更自覺地運用社會學理解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問題。
2、社會學關注的是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這也是社會全體成員所關注的。
3、社會學的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不僅政府可從用,團體可以用,一般個人也可以用。
42.簡述如何建立與發(fā)展新型的社會關系? 3-65
答:
(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2)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加強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建設。
(4)加速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用法律形式保護已經建立的新型關系和促進消除陳舊落后的社會關系。
43.簡述公共部門的基本特征。 8-193,194
答:
(1)公共部門向社會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
(2)政府組織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是公共部門的主要職能。
(3)公共部門掌握的資源屬于公共資源。
(4)公共部門用來從事公共管理的權力是一種公共權力。
(5)公共部門的組織目標在于實現公共利益。
44.簡述社會控制的必要性。 12-293
答:
任何社會都必須有一套社會控制體系,沒有一個社會可以離開社會控制而求得生存和發(fā)展。
(1)社會控制的必要性表現在社會生活中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目標不一致上。
(2)社會控制的必要性表現在穩(wěn)定各種社會關系上。
(3)社會控制的必要性還體現在制止社會生活中各種失控現象方面。
45.簡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點。 14-343,344
答:
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如下特點:
(1)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前提
(2)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fā)展
(3)堅持對外開放政策,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聯系實際試述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意義。 5-123,124(教材無法找到標準答案)
答: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的一切屬性的全面發(fā)展。所謂一切屬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體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審美能力等等。
(2)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后就開始產生的一種美好向往。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優(yōu)秀成果,拋棄了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種種唯心主義和空想主義的成分,分析了資本主義大工業(yè)生產條件下,物質生產過程與人的發(fā)展的關系,科學地揭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客觀必然性。
(3)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把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共產主義社會成員的成熟標志,把全體成員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的總體標志,
(4)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不僅是一個人學命題,更是一個社會學命題,F代東西方文化中,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討論層出不窮,然而,從唯物史觀的高度論述人的全面發(fā)展,揭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歷史必然性,則是馬克思主義之外的其他學說所無法比擬的。
47.試述社會控制的適度問題。 12-297,298,299
答:
(1)社會控制僅僅是限制和制約了個人的絕對自由,而并沒有限制和制約個人的相對自由。個人相對自由是在自覺地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實現的。社會控制是對個人的社會行為的控制和引導,并非對個人所有行為的控制和引導。
(2)合理適度的社會控制將有助于社會穩(wěn)定繁榮,也有助于人的個性全面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反之,則不利于社會進步,也是對個性的壓抑。任何形式的社會控制,其最終效果必然是體現在對社會成員的實際控制上,包括對他們的社會行為、社會關系以及社會意識的控制。這些個人的行為、關系和意識都是人作為社會成員的一種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個人的全部面貌以及個人與他人的區(qū)別。
(3)從這層意義上講,對這些體現個人本質特征的行為、關系以及意識不應當加以任何控制。然而,社會又是個人都不能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都要按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參與其中的場所。因此,這種對個人的行為、關系和意識的控制又是必需的。我們所主張的是權衡利弊取其中,也就是提倡合理適度的社會控制。當然這種合理適度是以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繁榮,也有助于人的個性全面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為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