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6. 簡述厭氧培養(yǎng)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
答:為密閉的大型金屬箱,由手套操作箱和緩沖室(傳遞箱)兩個部分組成,操作箱內還附有小型恒溫培養(yǎng)箱。緩沖室是一個傳遞艙,具有內外兩個門,在其后部與一個間歇真空泵相連,緩沖室隨時可自動抽氣換氣造成無氧環(huán)境,在緩沖室的后部,連接有厭氧氣體管。手套操作箱的前面裝有塑料手套,操作者雙手經手套伸入箱內操作,使操作箱與外界隔絕。操作箱內側門與緩沖室相通,由操作者用塑料手套控制開啟。小型恒溫培養(yǎng)箱中細胞培養(yǎng)室的操作溫度通常是固定35℃,變化范圍是“(室溫+4)℃~70℃”,控制精度為±0.3℃。當溫度超高溫時,會發(fā)出報警。
7. 簡述血氣分析儀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答:血氣分析儀的基本結構可分為電極、管路和電路三大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被測血液樣品在管路系統(tǒng)的抽吸下,進入樣品室內的測量毛細管中。測量毛細管的管壁上開有四個孔,孔內分別插有pH、PCO2和PO2三支測量電極和一支參比電極。其中,pH和pH參比電極共同組成對pH值的測量系統(tǒng)。血液樣品進入樣品室的測量管后,管路系統(tǒng)停止抽吸,樣品同時被四個電極所感測。電極產生對應于pH、PCO2和PO2三項參數(shù)的電信號。這些電信號分別經放大、模數(shù)轉換后送到微處理機。經微機處理系統(tǒng)處理、運算后,再分別被送到各自的顯示單元顯示或打印機打印出測量結果。測量系統(tǒng)的所有部件包括溫度控制、管道系統(tǒng)的動作等均由微機或計算機芯片控制。
8. 簡述氣套式CO2培養(yǎng)箱的結構特點。
答:①直接加熱,加熱組件環(huán)繞所有外夾套,能均勻加熱并用玻璃纖維絕緣包繞;②箱體不需注水、排水,無溢出或缺水警報;③CO2取樣口處于箱體的前部;④與水套式相比重量較輕;⑤采用過溫保護系統(tǒng),當溫度過高可自動切斷電源;⑥可選配HEPA過濾系統(tǒng),箱體內氣體每分鐘被過濾一次,快速達到100級氣體質量,能為細胞提供理想環(huán)境。
9. 簡述毛細管電泳基本工作原理和毛細管電泳的特點。
答:毛細管電泳基本工作原理:毛細管電泳技術又稱高效毛細管電泳(HPCE )或毛細管分離法。溶液中的帶電粒子以高壓電場為驅動力,沿毛細管通道,以不同速度向與其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遷移,并依據(jù)樣品中各組分之間淌度和分配行為上的差異而實現(xiàn)分離。
毛細管電泳的特點:高靈敏度,高速度,高分辨率,樣品少,成本低,易自動化,應用范圍廣。
10. 簡述氣相色譜儀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工作過程。
答:氣相色譜儀主要由氣路系統(tǒng)、進樣系統(tǒng)、分離系統(tǒng)(色譜柱)、檢測系統(tǒng)、溫度控制系統(tǒng)、數(shù)據(jù)處理、記錄系統(tǒng)及電源、電子線路等構成。氣源提供的載氣減壓后,經凈化干燥器凈化,再通過穩(wěn)壓和穩(wěn)流環(huán)節(jié),以保證得到流動平穩(wěn)、潔凈的載氣作流動相,進入色譜柱。當氣化室、分離柱、檢測器達到操作所需的溫度,且載氣流量平衡時,將樣品由進樣器注入,氣態(tài)樣品或經氣化室氣化了的液態(tài)樣品被載氣帶入色譜柱,開始分離過程。由于樣品中各組分對兩相的分配系數(shù)等方面的差異,在色譜柱中經過反復多次吸附-脫附或溶解-析出的分配過程后,依次離開色譜柱,進入檢測器。檢測器把流入的組分定量地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處理后,送往顯示與記錄系統(tǒng),就可得到被測樣品各個組分的色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