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參考答案
一、1、生產成果、生產消耗、構成因素。
2、建設項目、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
3、提出項目建議書、進行可行性研究、編制設計任務書、編制設計文件、招投標簽定施工合同、施工準備、全面施工、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工程項目后評價。
4、基本工資、工資性津貼、輔助工資、職工福利費、勞動保護費。
5、材料原價、供銷部門手續(xù)費、材料包裝費、運輸費、采購保管費。
6、砂漿、混凝土、木門窗框斷面。
7、直接工程費、間接費(企業(yè)管理費)、利潤、稅金。
8、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修理費、替換設備工具用具使用費、潤滑擦試材料費、
安拆及場外運輸費。
二、1、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使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guī)定限額以上的主要勞動資料和其它物質資料。
2、不能同時具備使用年限和單位價值限額兩項條件的勞動資料。
3、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條件下,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消耗的數(shù)量標準。
4、完成某一單位工程而直接消耗的各項費用。
5、周轉性材料在周轉使用和補損條件下,每周轉使用一次平均所需材料用量。
三、1、人工費價差調整=定額人工費*相應人工費調整系數(shù);
材料費價差調整=定額材料用量*材料差價(或定額材料用量*綜合調整系數(shù))。
機械費價差調整=定額機械費*相應機械調整系數(shù)。
2、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由建設部行政管理部門下發(fā)的建筑工程從開工到竣工驗收所需消耗的時間標準。
前者以建設項目為對象、工期以月計;后者以單位工程為對象,工期以天計。
四、1、165.13+0.236(185.35-135.21)=176.96(元/ m³)
2、直接工程費=4500+4500*(3.1%+4.9%)=4860(萬元);
企業(yè)管理費=4860*6.1%=296.46(萬元)
利潤=(4860+296.46)*7%=360.95(萬元);
稅金=(4860+296.46+360.95)*3.4%=187.59(萬元)
工程造價=4860+296.46+360.95+187.59=5705(萬元)。
3、平均原價=(28*900+31*400+29*500)/(900+400+500)=28.94(元/㎡)
手續(xù)費=2894*1.5%=0.43(元/㎡)
運雜費=(5.18*900+6.20*400+5.70*500)/(900+400+500)=5.55(元/㎡)
運輸損耗費=(28.94+0.43+5.55)*2%=0.70(元/㎡)
采購及保管費=(28.94+0.43+5.55+0.70)*3%=1.07(元/㎡)
地磚的材料預算價格=28.94+0.43+5.55+0.70+1.07=36.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