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社會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 )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矛盾
C.先進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12.生產關系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B )
A.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 B.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
C.產品的分配方式 D.產品的交換方式
13.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 D )
A.個人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B.思想動機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D.剝削階級代表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質因素是( C )
A.使用價值 B.價值
C.交換價值 D.剩余價值
15.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形成的條件是( C )
A.技術進步和生產資料公有制 B.技術進步和生產資料私有制
C.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公有制 D.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私有制
16.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是( A )
A.簡單再生產 B.擴大再生產
C.粗放型再生產 D.集約型再生產
17.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是( D )
A.享樂主義 B.拜金主義
C.利己主義 D.自由、平等與博愛
18.資本周轉速度與周轉次數之間( B )
A.成正比例關系 B.成反比例關系
C.按同比例變化 D.無直接聯系
19.社會總產品是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生產的( A )
A.全部生產資料的總和 B.全部消費資料的總和
C.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 D.全部剩余價值的總和
20.資本主義企業(yè)的生產成本是( D )
A.不變資本價值與剩余價值之和 B.可變資本價值與剩余價值之和
C.流動資本與剩余價值之和 D.不變資本價值和可變資本價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