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單項選擇題
1.近代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起來是在( B )。
A.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
C.甲午戰(zhàn)爭以后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以后
2.下列表述中哪一項為《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所共有( D )。
A.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準許華工出洋
C.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內地游歷、經(jīng)商、傳教
D.開放通商口岸
3.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的標志是(A )。
A. 總理衙門的建立
B.中國海關管理權被英國人控制
C.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D. 外國人代表中國去歐美辦理外交
4.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要求清政府建立的辦理外交事務的中央機構是( D )。
A.軍機處
B.“十三行”
C.五口通商大臣
D.總理衙門
5.總理衙門設立時清朝在位的皇帝是(C)。
A.道光帝
B.咸豐帝
C.同治帝
D.光緒帝
6.中國近代外交體制的變革始于 ( B )。
A.《南京條約》簽訂
B.總理衙門設立
C.海關總稅務司設立
D.外務部的建立
7.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統(tǒng)治者對西方列強的態(tài)度是(B)。
A.由閉關自守到全境開放
B.由疑忌到依賴
C.由盲目排外到全面學習
D.由全力抵抗到屈膝投降
8.清政府被迫在臺灣開放通商口岸,是在(B)。
A.鴉片戰(zhàn)爭后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
C.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
D.中法戰(zhàn)爭后
9.1860年,在《北京條約》中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是 ( D )。
A.寧波
B.杭州
C.漢口
D.天津
10. 19世紀80-90年代簽訂的中外不平等條約,與19世紀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 D )。
A.割取中國領土的面積最大
B.索取的賠款數(shù)額不斷加大
C. 規(guī)定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 列強獲得在華投放資本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