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A.西安談判
B.重慶談判
C.南京談判
D.北平談判
[答案]B
[解析]由于內戰(zhàn)部署一時難以完成,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蔣介石接連發(fā)出三封電報,邀請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為了爭取和平民主,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來、王若飛飛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10月10日,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
17[.單選題]I947年在國統區(qū)爆發(fā)的大規(guī)模的愛國學生運動是()
A.一二·九運動
B.一二·一運動
C.一二·三○運動
D.五二○運動
[答案]D
[解析]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蘇州、杭州地區(qū)16所?埔陨显盒W生6000余人匯集南京,舉行反饑餓、反內戰(zhàn)、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游行,遭到國民黨憲警的鎮(zhèn)壓。同日,天津南開大學、北洋大學兩校的游行學生,遭到特務毆打,許多人受傷。南京、天津的流血事件,便是震驚中外的“五二〇”慘案。
18[.單選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最基本、最核 心的內容是()
A.關于國體和政體的規(guī)定
B.關于經濟方針的規(guī)定
C.關于民族政策的規(guī)定
D.關于外交政策的規(guī)定.
[答案]A
[解析]在當時的情況下,《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其中關于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的規(guī)定,是《共同綱領》最基本、最核 心的內容。其他各項內容都是服從和服務于它及體現它的。
19[.問答題]
簡述新中國初期的土地改革。
[答案]
[解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區(qū)農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從1950年冬到1953年春,除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得到9至7億畝土地和大量生產資料。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的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極大地解放了農業(yè)生產力。與此同時,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覺悟有組織的骨干力量,建立了新中國農村的基層政權,為整個中國社會走向進步與穩(wěn)定奠定了深厚基礎。這是中國人民反封建斗爭的重大勝利。
20[.問答題]
簡述臺灣和少數民族人民對解放戰(zhàn)爭的貢獻。
[答案]
[解析]臺灣和少數民族民主運動,這些事實表明,不僅在軍事戰(zhàn)線上,而且在政治戰(zhàn)線上,國民黨政府都打了敗仗。這個政府已經處在全民的包圍中。正是在這種形勢下,1947年5月30日,毛澤東在為新華社所寫的社論中指出,中國事變的發(fā)展,比人們預料的要快些。一方面是人民解放軍的勝利,一方面是蔣管區(qū)人民斗爭的前進,其速度都是很快的。為了建立一個和平的、民主的、獨立的新中國,中國人民應當迅速地準備一切必要的條件。
21[.問答題]
簡述《論人民民主專政》關于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主張。
[答案]
[解析]第一,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第二,在上述聯盟中,主要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因為這兩個階級占了中國人口的80%~90%。推翻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主要是這兩個階級的力量。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主要依靠這兩個階級的聯盟。第三,為建立新中國,必須利用一切于國計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鄉(xiāng)資本主義因素,團結民族資產階級。但是民族資產階級不能充當革命的領導者,也不應當在國家政權中占主要的地位。毛澤東指出: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專政必須和國際革命力量團結一致。
22[.問答題]
試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努力。
[答案]
[解析](1)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A國際格局出現了新的重大變化,它突出地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帝國主義勢力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顯增長。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蘇兩極的政治格局。三是美國采取扶蔣反共政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都面臨著兩個前途、兩種命運決戰(zhàn)的嚴峻考驗。B中國國內形勢也出現了重大的新變化:一是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組織程度空前提高,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發(fā)展。二是作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政治代表的國民黨統治集團,從其根本階級利益出發(fā),堅持獨裁統治,堅持內戰(zhàn)方針,繼續(xù)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老路。這就使中國仍面臨兩種不同命運和不同前途的尖銳斗爭。三是三種建國方案和兩個中國之命運的斗爭日益尖銳。(2)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努力:一是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二是毛澤東等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三是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與民主同盟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同國民黨當局認真協商,推動重慶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政府組織、國民大會、和平建國綱領、憲法草案等五項協議。四是確定“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以集中力量爭取控制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的東北地區(qū);各解放區(qū)抓緊減租、生產和練兵,做好自衛(wèi)戰(zhàn)爭的準備。
23[.問答題]
試述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運動及其意義。
[答案]
[解析]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是奪取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基本條件。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決定將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yōu)閷崿F“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此后,通過開展清算斗爭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區(qū)即有2/3的地區(qū)基本上實際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通過了徹底實行土地改革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guī)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這個大綱的指引下,土地改革運動在解放區(qū)廣大農村迅速掀起。1947年下半年和1948年初,土地改革運動在各解放區(qū)廣泛發(fā)動。這期間一度發(fā)生過侵犯部分中農利益、侵犯某些民族工商業(yè);許多地方斗爭地主、富農的方法不適當等“左”的錯誤。中共中央一經發(fā)現,便立即采取堅決的措施加以糾正。期間,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總結了土地改革的經驗,系統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改革總路線,即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意義:經過土地改革運動,解放區(qū)廣大農民實現了夢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區(qū)出現了新面貌:廣大農民對中國共產黨更加信任和擁護,工農聯盟以及解放區(qū)的人民民主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廣大農民從封建的生產關系中解放出來,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解放區(qū)農村的經濟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大批青壯年農民踴躍參軍,廣大農民積極支援和配合解放軍作戰(zhàn)。人民解放戰(zhàn)爭有了鞏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證。
下載焚題庫APP——自考——題庫——做題,包括章節(jié)練習、每日一練、模擬試卷、歷年真題、易錯題等,可隨時隨地刷題!在線做題>>】【下載APP掌上刷題】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聯系通道
掃一掃,一起刷題搶分
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
不知道如何備考?從何下手?考試科目太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華課網校校開通了自學考試全科VIP班,讓學員選擇自己想要的科目自考全科VIP班 各科精講+黑科技焚題庫+考前模擬試題+導師課程隨您挑選 助力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