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15分)
1.《詩經》:本來是從遠古到西周的民歌、頌歌的總集,經孔子刪定,與《尚書》、《禮紀》、《易經》、《春秋》并列為儒家五經。
2.邊塞詩派 :唐代邊塞詩人大多有從軍入幕的戎馬經歷,擅長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絕的體裁。他們的作品主要表現表達請纓殺敵、報國立功的豪情;描寫了邊塞艱苦生活,繚繞不盡鄉(xiāng)思邊愁;揭露軍中矛盾,以及表現塞外奇異風情和民族融合。
3.漢樂府:兩漢所謂樂府指音樂機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制成曲譜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稘h書 藝文志》記:“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 亦可以觀風俗, 知薄厚云”。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yōu)橐环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