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名詞解釋
1 、“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答: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這條總路線盡管有其積極的意義,但它忽略了客觀經濟規(guī)律,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導致了“左”傾冒進思想的發(fā)展。會后不久,“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按筌S進”運動是以片面追求脫離實際的高速度、高指標和浮夸風為主要特征的。生產發(fā)展上的高指標和浮夸風,又推動著生產關系上急于向更高級形式過渡的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fā)展,致使“一平二調”的“共產風”迅速泛濫!按筌S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給我國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損失,是探索中國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2 、《論十大關系》
答:為了以蘇聯(lián)經驗為鑒戒,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題為《論十大關系》的講話,提出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需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中十個重要問題,即重工業(yè)和農業(yè)、輕工業(yè)的關系,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等十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