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辨析
1.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鳳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請回答:
(1) 本語段的出處、文體名稱及作者是( )
A.《鶯鶯傳》,唐傳奇,元稹
B.《西廂記諸宮調》,諸宮調,董解元
C.《西廂記》,元雜劇劇曲,王德信
D.《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散曲,王實甫
(2) 文中“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句的性質、作用及其出處按序是( )
A.用典、比擬,《莊子·則陽》、班固《難莊論》
B.借代、諷刺,《莊子·則陽》、班固《難莊論》
C.引典、比喻,《莊子·則陽》、班固《難莊論》
D.用典、比喻,班固《難莊論》、《莊子·則陽》
(3) 文中運用比擬手法來表達鶯鶯與張生離別傷感的句子是( )
A.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
B.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C.西鳳緊,北雁南飛
D.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2.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請回答:
(1) 本語段的文體屬性及作者姓名是( )
A.慢詞, 蘇東坡 B.慢詞,柳三變
C.小令, 蘇軾 D.小令, 柳永
(2) 這一語段中體現(xiàn)委婉曲折抒情筆法的典型詞句是( )
A.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
B.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C.嘆年來蹤跡,何事苦俺留
D.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3) 在這一語段中,作者抒情的著眼點是( )
A.自然景物 B.社會事件 C.舉止行為 D.心理活動
3.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邪?
請回答:
(1) 這一語段選自作者韓愈的( )
A.《張中丞傳序》 B.《張將軍傳后敘》
C.《張中丞傳后敘》 D.《張巡傳序》
(2) 文中“授之柄而處其下”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的正確表述是( )
A.留給他話柄讓他嘲笑自己
B.授予他權柄讓他指揮自己的部下
C.留給他話柄讓他嘲笑自己的部下
D.授予他權柄讓自己處于他之下
(3) 這一語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寫作方法是( )
A.為張巡辯誣,敘議結合、敘議結合
B.為許遠辯誣,夾敘夾議,以情動人
C.為張巡辯誣,夾敘夾議,以情動人
D.為許遠辯誣,夾敘夾議,敘議結合
4.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數(shù)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見;立廄中仆馬之間,惡氣襲衣袖,即 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倦,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又不敢不來。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走馬抵門;門者怒曰:“為誰?”則曰:“昨日之客來。”則又怒曰:“何客之勤也?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廄中。
請回答:
(1) 語段中“得長者時賜一書”的“長者”是( )
A.宗臣 B.相公 C.劉一 D.門者
(2) 文中“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的正確表述是( )
A.每天晚上揚鞭騎馬,趕到當權者門外等候
B.每天都用鞭子趕馬,到權者門前等候相公
C.從早到晚鞭抽坐騎,趕到當權者門前等候
D.從早到晚揚鞭騎馬,等候在當權者的門外
(3) 文中加下劃線的“殷, 孚,襲,盥櫛”四個字詞的正確釋義按序是( )
A.殷勤,浮躁,熏染,梳妝打扮
B.深厚,信任,熏染,洗臉梳頭
C.深厚,浮躁,污染,梳妝打扮
D.殷勤,信任,污染,洗臉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