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D; 3.C; 4.A; 5.C; 6.B; 7.C;8.C; 9.D; 10.C; 11.A
二、思考題
1.簡述威廉·配第經濟學說產生的時代背景。
威廉·配第的經濟學說產生于17世紀中期的英國。17世紀中葉,英國封建經濟關系已趨瓦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正在興起,新生的資本主義與封建制度的矛盾不斷激化,終于在1640—1648年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大發(fā)展的歷史條件開始形成。
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古典經濟學家如何從理論上說明,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如何使財富增長,以及如何進行財富的生產和分配,以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yōu)越性,成為經濟學家面臨的歷史性任務。英國古典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者配第的活動,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進行的。由于威廉·配第在古典經濟學方面的杰出貢獻,他被認為是政治經濟學之父,也被認為是統(tǒng)計學的創(chuàng)始人。
2.馬克思對威廉·配第如何評價?
馬克思對威廉·配第給予過很高評價。他說,配第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者”、“最有天才的最有創(chuàng)見的研究家”。馬克思還對配第的《政治算術》評價說,這是“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科學分離出來的最初形式”。這個評價也是很高的。
3.配第的理論特點是什么?
配第的理論,充分反映了古典經濟學初創(chuàng)時的特點,但是,其不少觀點,還沒有擺脫重商主義的影響,這也反映了從重商主義向古典經濟學過渡和古典經濟學初創(chuàng)時期的特點。
4.配第的自然價格論的思想內容是什么?
自然價格論是配第經濟學的主要貢獻之一,他也因此成為勞動價值論的奠基人之一。配第的自然價格論學說的主要內容如下:
A.配第對“自然價格”問題的重要研究配第想找到價格的自然標準,從而找出決定價格的基礎,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配第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初步思想,指出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決定商品的自然價格,強調生產兩種商品的勞動時間相等,價格就相等的思想。把勞動時間的耗費作為商品價格比較的基礎。
B.配第對商品價值和勞動生產率之間關系的研究在經濟思想史上,配第最先認識到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大小成反比例關系,并且認為勞動分工會促進勞動生產率提高。這為后來亞當·斯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C.配第關于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與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的勞動的區(qū)別他認為只有生產金銀的勞動才真正創(chuàng)造價值,生產其他商品的勞動只是在與生產金銀的勞動相交換時,才表現為價值。這樣,他就把生產金銀的勞動從其他具體勞動中分離出來了,實際上,他已經認識到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與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的勞動兩者之間的區(qū)別。當然,由于其歷史的局限性,配第還未達到對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加以科學劃分的程度。
5.配第的貨幣學說有什么內容?
配第的貨幣學說已經接觸到了貨幣的本質。他認為充當貨幣的貴金屬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價值。這種價值也同其他商品的價值一樣,取決于在生產中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他還認為,貴金屬所以能充當貨幣,并不是因為它有什么神秘的性質,而只是因為其自然屬性是最適合于充當貨幣的。
在貨幣職能方面,配第拋棄了重商主義視貨幣為惟一財富的觀點。配第也注意到了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價值尺度二重化同貨幣價值尺度職能之間的矛盾,以及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
6.簡述配第的分配論思想。
配第的分配論思想涉及工資、地租、利息三個方面。
A.配第的工資學說
配第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格。他提出了“生存工資”的觀點,認為工人的工資應該僅僅等于維持工人生活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如果資本家多給,或工人多得,雙方都要受到處罰。配第不懂勞動與勞動力的區(qū)別,但他的工資觀點實際上表述的是勞動力的價值。這是配第在工資理論上的一個重要貢獻。在配第的工資論思想中,也表達出了工人勞動包含著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兩部分的初步認識。
B.配第的地租學說
配第的地租學說,是他分配論思想中的核心問題。他實際上是把地租當成自己尚不能真正理解的剩余價值的表現形式。配第在《政治算術》中說明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與地主(以及資本家)之間的階級對立的關系。這也是他的理論的科學性的方面。
C.配第的利息理論
配第的利息理論,也是從地租理論引申而來的。配第把地租稱為土地的租金,把利息稱為貨幣的租金,以地租的合理性來論述利息的合理性。這實際上是把地租看作剩余價值的一般形式的思想。配第從地租引出利息來說明利息的合理性,反映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在當時具有進步性。
7.簡述配第的財政學說。
在財政理論方面,配第提出了富有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認為,財政問題必須從整個國家的范圍來考察,必須以對國情的充分認識為依據。只有對國家這個“政治動物”進行解剖,對其各組成部分進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制訂出正確的財政政策。
在財政收入方面,配第認為,在財富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稅收不會影響財富的總量,而只影響財富分配的比例。在財富總量變動的情況下,正確的稅收政策可以促進財富的增長,錯誤的財政政策則將減少財富的增長。配第提出了征稅的一般原則,即:公正、便利、節(jié)省。公正指沒有偏頗,符合自然之理,如能力不同,納稅也應不同,便利指征稅手續(xù)簡便,節(jié)省指征稅所花的人力和經費最少。這些稅收原則后來為亞當·斯密所繼承和發(fā)展,成為長期奉行的稅收原則。
在財政支出方面,他按國家職能,把財政支出劃分為國防經費、社會救濟經費和公共事業(yè)經費等六項,并主張削減不必要的財政開支,增加必要的開支。配第的財政理論代表了新興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歷史方向。
8.洛克關于利息、利率和自然利息率的思想內容是什么?
洛克是從自然權利學說方面考察利息問題的。
洛克的“利息”思想認為,利息是對別人剩余勞動的占有,這種觀點把對利息性質的看法推進了一步。洛克認為,利息乃純粹貨幣現象和行為,是“借款所付的代價”,由供求雙方決定。他認為,貸款取息與租地取租同樣合理。
洛克認為,人身所有權是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是“天賦人權”,同樣,勞動與占有自己勞動產品的權利也是自然賦予的。因而,勞動權利不容侵犯,勞動成果應歸勞動者所有,這都符合“自然權利”。所有權的自然界限會由于商品交換和貨幣流通而擴大,所有權的不均等也隨之擴大。這樣,就在土地和貨幣分配不均等的基礎上,產生了地租和利息。貨幣的利息,是使用別人貨幣的人在其勞動成果中,不得不交給借出者收入的一部分。
洛克的“利率”思想認為,利息率的高低是由貨幣供求量決定的。
洛克的“自然利率”思想認為,在貿易狀況自然決定借貸資金分配的情況下,利率會因貨幣太少而提高。如果法定利率和自然利率相接近,會有利于借款者和國家的貿易。以法律強行降低利率是徒勞的,“自然利率”會使之回到“自然”水平,因為利率太高妨礙商人利益,太低則會妨害放款者的利潤。
9.洛克關于貨幣與貿易的思想有什么內容?
洛克基本上追隨配第,但他認為,貨幣是“推動著許多貿易的齒輪”。他把貨幣的作用區(qū)分為“計算作用”和“保證作用”。就計算作用而言,貨幣可作為“籌碼”,因為它有印記和面值;就保證作用而言,貨幣可作為“保證物”,因為它有“內在價值”(貨幣數量)。這里,洛克把金銀看作沒有價值的,其“內在價值”只是想像的。
洛克有時把金屬貨幣理解為鑄幣,又把鑄幣理解為單純的價值符號,認為商品價格決定了流通中的貨幣量。這是貨幣數量論的早期形式。洛克也看到了價值尺度的二重化同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的職能之間的矛盾。
洛克認為,貿易是英國致富最可靠、最主要的途徑。低利息會阻礙放款從而影響貿易。貨幣是推動貿易的籌碼和保證。
10.尼古拉·巴爾本的貿易與財富的觀點是什么?
巴爾本的貿易與財富的觀點認為:本國的主要商品就是穩(wěn)定的財富,同時也是該國對外貿易的基礎,而外國的主要商品是不穩(wěn)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