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見題目)
二、多項選擇題(見題目)
三、簡答題
1.自由貿易區(qū)貨物進口、存放、加工、展銷及再出口均不需繳納關稅,不受配額、外匯及消費者權益法的限制。其地點一般都選擇在便于外商轉銷出口的海港城市中的終點市場和加工基地,也可方便外商存儲貨物。自由貿易區(qū)也是貨物的展銷窗口,廠商也可在全程的免稅區(qū)內充分利用當地廉價的土地、勞力和廠房,從事加工裝配工作,省去各種附加費用。
2.所謂自動出口配額制是出口國家或地區(qū)在進口國的要求或壓力下,自動規(guī)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配額即禁止進口。
進口配額制又稱進口限額制,是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于某些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加以直接限制。
(1)二者形式上略有不同,進口配額制是由進口國直接控制進口的配額來限制商品的進口,而自動出口限額制是由出口國家直接控制這些商品對指定進口國的出口。
(2)就進口國來說,自動出口配額象進口配額一樣,起到了限制商品進口的作用。
(3)自動出口配額制帶有明顯的強制性。
3.普惠制是發(fā)達國家給予發(fā)展中國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種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稅優(yōu)惠制度。
普惠制有三個原則:即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所謂普遍的原則是指發(fā)達國家應對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給予普遍的優(yōu)惠待遇;所謂非歧視的原則是指使所有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都不受歧視;所謂非互惠的原則是指發(fā)達國家應單方面給予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關稅優(yōu)惠,而不要求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提供反向優(yōu)惠。
4.國際服務貿易與國際貨物貿易比較具有不同的特點:
(1)國際服務貿易的大多數具有無形性
(2)兼容性與不可存儲性
(3)國際服務貿易價值和使用價值不同時發(fā)生轉移
(4)國際服務貿易涉及法律的復雜性
(5)國際服務貿易只能通過國際收支表反映出來
四、計算題
(1)5600×95×15%=79800美元
(2)5600×95×15%+5600×13=152600美元
(3)79800×6.16=491,568人民幣元
五、論述與分析題
1.(1)世界貿易組織繼承了關貿總協(xié)定的基本原則,并在其所管轄的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以及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等新的領域中予以適用并加以發(fā)展。其中非歧視原則是總協(xié)定和世貿組織最重要的原則,這一原則是通過最惠國待遇條款和國民待遇體現的。
(2)最惠國待遇條款。(含義)。一締約方可以根據此條款享受任何締約方通過談判達成的所有關稅減讓和其他貿易上的優(yōu)惠待遇。這樣最惠國待遇就從雙邊互惠推廣到多邊互惠。但是,這項條款有若干例外,比如特惠關稅、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qū)以及比鄰國家之間對邊境貿易所給予的優(yōu)惠待遇。
(3)國民待遇條款。(含義)。國民待遇也有例外規(guī)定,比如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xié)議對國民待遇的例外規(guī)定。
2.隨著關稅的大幅度下降,世貿組織各成員方越來越多地借助非關稅貿易壁壘作為貿易保護措施。因此,在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多邊協(xié)定中,有一些協(xié)議專門處理可能對貿易造成障礙的非關稅措施問題。這些協(xié)議主要有:《技術性貿易壁壘協(xié)議》、《進口許可程序協(xié)議》、《原產地規(guī)則協(xié)議》、《裝運前檢驗協(xié)議》、《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xié)議》等。
非關稅措施主要有
(1)進口配額制(Import Quotas)
(2)“自動”出口配額制
(3)進口許可證制
(4)進口押金制
(5)外匯管制
(6)最低限價制
(7)海關估價制
(8)苛刻的技術、衛(wèi)生、檢驗標準。這些將是我國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面臨的主要的非關稅壁壘。
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 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發(fā)展起著很大的阻礙作用。在其他條件不變
的情況下,世界性的非關稅壁壘加強的程度與國際貿易增長的速度成反比關系。
(2) 非關稅壁壘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
變比。二戰(zhàn)后,受非關稅壁壘影響的產品的總趨勢是:農產品貿易受影響的程度超過工業(yè)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貿易受影響的程度超過技術密集型產品,而受影響國家則是發(fā)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比發(fā)達國家要多,程度也更嚴重。這些現象,都嚴重影響著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與地理方向的變化,使發(fā)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受到重大損害。對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影響
對進口國的影響:
非關稅壁壘對進口國來說,可以限制進口,保護本國的市場和生產,但也會引起進口國國內市場價格上漲。例如,如果進口國采取直接的進口數量限制措施,則不論國外的價格上升或下降,也不論國內的需求多大,都不增加進口,這就會引起國內外之間的價格差異拉大,使進口國內價格上漲,從而保護了進口國同類產品的生產,這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起到保護和促進本國有關產品的生產和發(fā)展的作用。
但是,非關稅壁壘的加強會使進口國消費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們要付出更多的金錢去購買所需的商品,國內出口商品的成本與出口價格也會由于價格的上漲而提高,削弱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為了增加出口,政府只有采取出口補貼等措施,從而增加了國家預算支出和加重人民的稅收負擔。
對出口國的影響:
進口國加強非關稅壁壘措施,特別是實行直接的進口數量限制,固定了進口數量,將使出口國的商品出口數量和價格受到嚴重影響,造成出口商品增長率或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出口價格下跌。一般來說,如果出口國的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較大,則這些商品的價格受進口國的非關稅壁壘影響而引起的價格下跌將較小;反之,如果出口國的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較小,則這些商品的價格受進口國的非關稅壁壘影響而引起的價格下跌將較大。由于大部分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供給彈性較小,所以,世界性非關稅壁壘的加強使發(fā)展中國家受到嚴重的損害。
3.自由貿易區(qū)成立后,對成員國內部會產生貿易創(chuàng)造和貿易轉移等效應。北美自由貿易區(qū)成立后,成員國內部實行優(yōu)惠政策,擴大了內部貿易,三國之間的投資方面也增加很快。而對于非成員國,為了避免貿易壁壘,避免貿易轉移效應,到成員國內部直接投資設廠成為常見做法,王先生應采取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