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農業(yè)經濟學》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第2章
第二章 農產品供給與需求
1 .何謂農產品供給?
答:農產品供給是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價格條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種商品農產品的數量。
2.農產品供給有哪些特殊性?
答:(1)價格的提高只能在一定范圍之內促進農產品供給量的增加,而這個范圍又是十分有限的;
(2)農產品生產周期比一般商品生產周期長,周期性供應是一個規(guī)律;
(3)農產品供給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
(4)農產品供給的政府調控程度較大。
3.試分析影響農產品供給的因素。
答:(1) 其它相關農產品的價格
(2) 農產品生產要素的價格
(3) 農業(yè)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的技術水平
(4) 農產品生產者的數量與結構
(5) 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
(6) 農產品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7) 其他因素
4.何謂農產品需求?
答:農產品需求是指農產品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某種農產品的數量。
5.何謂農產品需求規(guī)律、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答:(1)農產品需求規(guī)律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呈反方向變化,既農產品需求量隨其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其價格的下降而增加。
(2)替代效應是指在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農產品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即某種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了,而效用相同的其他農產品的價格未變,那么,其他農產品的相對價格即下降了,消費者就要用其他農產品來替代這種農產品,從而會減少這種農產品的需求量。
(3)收入效應是指在貨幣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農產品的價格變化對其需求量的影響。就是說,如果某種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了,而消費者的貨幣收入并未變化,從而對某種農產品的需求也就減少了。
6.影響農產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2)相關商品農產品;
(3)中間需求的變化;
(4)人口的數量與結構;
(5)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
(6)消費者的文化習俗;
(7)消費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的預期;
(8) 政府的消費政策。
7.什么是農產品的蛛網理論?農產品供求蛛網有那幾種類型?答:所謂蛛網理論是指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農產品的供給量和需求量圍繞平衡點呈蛛網狀波動的理論。可分為:收斂型蛛網、發(fā)散型蛛網和封閉型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