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法律思想史》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第17章
單選題
1.張之洞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其主張本質上等同于何種人士的主張?A
A頑固派
B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
C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
D禮教派
2、下列人物,屬于近代“洋務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 B
A、譚嗣同
B、伍廷芳
C、張之洞
D、楊度
3、洋務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張是:( )。 A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學習西方,變法自強
C、變法圖強
D、維護綱教名常
4、提倡“變法維新”,堅持君主立憲的是( ) B
A、地主階級改革派
B、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
C、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
D、地主階級頑固派
5.《大清律例》集中體現(xiàn)了綱常名教,而例數(shù)《大清律例》十大“仁政“的是()。 A
A.張之洞 B.李鴻章 C.曾國藩 D.左宗棠
6.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是( )。 C
A.曾國藩 B.左宗棠 C.張之洞 D.李鴻章
7.張之洞主張包括()C
A男女平權
B主張民權
C行政兼理司法
D罪行法定
8.曾國藩曾致力于下面哪種學說( )
A陸王心學B黃老學說C程朱理學D魏晉玄學C
多選題
1、張之洞提出的“法律本原實與經(jīng)術相表里”的含義是( )。 abcd
A.“經(jīng)術”指綱常名教,是法律的經(jīng)義所在
B.法律是“表”,即形式
C.經(jīng)術是“里”,即內容
D.法律的作用強制老百姓服從封建統(tǒng)治秩序
2.張之洞認為有效統(tǒng)治應該寬猛相濟,其中“寬撫”的方法主要有( )AC
A減輕賦政
B加強民權
C刑罰持平
D加強工業(yè)
3.洋務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 )ABCD
A曾國藩B李鴻章C劉坤一D張之洞
4.洋務派的號召口號是( )AD
A自強B自主C求仁D求富
5.洋務派的法律思想主要以何為導向?AC
A中學為體
B西學為體
C西學為用
D中學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