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專項試題(單選)
單項選擇題
1.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社會的主要勞動形式是( B )
A.體力勞動 B.腦力勞動 C.簡單勞動 D.復雜勞動
2.在勞動力市場體系中,勞動力市場運行的反饋系統是( D )
A.企業(yè)管理系統 B.市場管理系統 C.國家調控系統 D.信息傳遞系統
3.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其效用具有強烈的時間性的是( D )
A.勞動工具 B.勞動資料 C.勞動對象 D.勞動力
4.蘊藏在所考察范圍內的全部經濟活動人口或者勞動力人口中的勞動能力的總和是( B )
A.現實的勞動力資源 B.潛在的勞動力資源 C.勞動力資源質量 D.勞動力資源數量
5.勞動者都能勝任的、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就能從事的勞動是( B )
A.復雜勞動 B.簡單勞動 C.體力勞動 D.腦力勞動
6.勞動的動因是 ( A )
A.人類的需要 B.自然的需要 C.社會的需要 D.家庭的需要
7.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尤其是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成為社會勞動的主要形式的是( D )
A.簡單勞動 B.復雜勞動 C.個體勞動 D.共同勞動
8.生產力諸要素中的主要要素是( C )
A.勞動對象 B.勞動工具 C.勞動力 D.勞動資料
9.在勞動力市場體系中,勞動力市場運行的指揮系統是( A )
A.勞動力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 B.信息傳遞系統 C.國家調控系統 D.市場管理系統
10.勞動力市場體系中,信息傳遞系統是勞動力市場運行的 ( D )
A.指揮系統 B.執(zhí)行系統 C.監(jiān)督系統 D.反饋系統
11.勞動力市場的規(guī)劃、管理與調節(jié)稱為( C )
A.勞動力市場運行 B.勞動力市場建立 C.勞動力市場調控 D.勞動力市場發(fā)育
12.經濟時代,我國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上實行的就業(yè)政策是( B )
A.多渠道就業(yè) B.統包統配制 C.自主就業(yè)制 D.市場就業(yè)制
13.當前,我國政府在擴大就業(yè)方面制定政策的主要方向是發(fā)展( C )
A.第一產業(yè) B.第二產業(yè) C.第三產業(yè) D.第四產業(yè)
14.目前,我國城鄉(xiāng)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是( D )
A.發(fā)展第三產業(yè) B.扶持中小企業(yè) C.鼓勵非正規(guī)就業(yè) D.加速城鎮(zhèn)化
15.我國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的施行日期是( B )
A.2003年1月1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16.我國1998年確立的“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內容是 ( D )
A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工傷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醫(yī)療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養(yǎng)老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D.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yè)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7.我國產生就業(yè)問題的基本原因是( A )
A.新增勞動力眾多 B.第二產業(yè)發(fā)展不充分 C.勞動參與率偏高 D.勞動力市場不完善
18.我國建立“三條保障線制度”的時間是 ( C )
A.1996 B.1997 C.1998 D.2003
19.通常情況下,被稱為“民生之本”的是 ( A )
A.就業(yè) B.教育 C.醫(yī)療 D.保險
20.在我國最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是( C )
A.存款準備金 B.公開市場業(yè)務 C.利率 D.稅收
2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勞動參與率“三高”特征的是 ( B )
A.總人口勞動參與率高 B.婦女人口勞動參與率高
C.青年人口勞動參與率高 D.老年人口參與率高
22.從我國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看,吸納就業(yè)人口最多的產業(yè)將會是( C )
A.第一產業(yè) B.第二產業(yè) C.第三產業(yè) D.第四產業(yè)
23.我國《失業(yè)保險條例》頒布于( B )
A.1997 B.1999 C.2000 D.2004
24.以非全日制、臨時性、階段性和彈性工作時間為就業(yè)形式是( A )
A.非正規(guī)就業(yè) B.長期就業(yè) C.正規(guī)就業(yè) D.短期就業(yè)
25.勞動者在一定生產技術條件和合理組織勞動的基礎上,完成某項工作消耗勞動量的標準,稱為( A )
A.勞動定額 B.工時定額 C.產量定額 D.人員定額
26.在每一專業(yè)或工種內部按照業(yè)務能力和技術水平高低進行的分工,稱為( C )
A.職能分工 B.專業(yè)分工 C.技術分工 D.社會分工
27.定額管理的核心是( D )
A.勞動定額依據 B.勞動定額類型 C.勞動定額方法 D.勞動定額水平
28.制定勞動定額的基本單位是( B )
A.零件 B.工序 C.工種 D.工具
29.企業(yè)內部勞動力調配的主要依據是( B )
A.勞動定額 B.勞動定員 C.勞動組織 D.勞動時間
30.為了實現預定目標,按照人與事匹配、事與崗一致、崗與崗協調的原則將分散的人力聚合成一個整體的活動是( C )
A.勞動定額 B.勞動定員 C.勞動組織 D.勞動分工
31.企業(yè)勞動組織中最基本的分工是( D )
A.社會分工 B.專業(yè)分工 C.技術分工 D.職能分工
32.根據企業(yè)各類人員的工作性質特點所進行的分工稱為 ( B )
A.職能分工 B.專業(yè)(工種)分工 C.技術分工 D.社會分工
33.規(guī)定單位工作量所需要的時間是勞動定額分類中的( A )
A.工時定額 B.產量定額 C.服務定額 D.看管定額
34.在科學分解生產過程的基礎上所實現的勞動專業(yè)化被稱為 ( A )
A.勞動分工 B.技術協作 C.職業(yè)分工 D.專業(yè)分工
35.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等級工資制,基本上屬于( B )
A.績效工資制度 B.能力工資制度 C.資歷工資制度 D.崗位工資
36.通常在企業(yè)管理中制定合理的工資制度和政策,并進行有效實施的活動稱為( A )
A.工資管理 B.工資理論 C.工資制度 D.工資級差
37.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的勞動后,其所在企業(yè)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是( C )
A.加班、加點工作 B.特殊工作環(huán)境津貼 C.最低工資 D.非貨幣性收入
38.“員工所獲得的工資應當與自己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成果相一致”所遵循的原則是( A )
A.公正性原則 B.互惠性原則 C.競爭性原則 D.激勵性原則
39.一般來說,企業(yè)不同等級工資之間差異程度是指 ( D )
A.工資制度 B.工資倫理 C.工資管理 D.工資級差
40.一般情況下,將員工除工資收入以外享有的利益和服務稱為( C )
A.員工獎勵 B.員工收益 C.員工福利 D.員工待遇
41.將企業(yè)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形式稱為( B )
A.總額掛鉤 B.功效掛鉤 C.崗位掛鉤 D.工種掛鉤
42.一般情況下將核算、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方式稱為( B )
A.工資構成 B.工資形式 C.工資水平 D.工資級差
4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企業(yè)工資分配進行宏觀調控的制度稱為( A )
A.工資指導線制度 B.工資差額分配制度 C.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D.級差工資管理制度
44.根據工作責任大小、困難程度、危險程度等因素決定的工資是( C )
A.職業(yè)工資 B.年功工資 C.職務工資 D.技能工資
45.因實際需要,在基本工資以外所進行的補足稱為 ( D )
A.糧貼 B.補貼 C.薪貼 D.津貼
46.我國規(guī)定領取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的起始年齡為 ( B )
A.男職工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B.男職工60周歲、女工人50周歲 C.男職工65周歲、女工人55周歲 D.男職工65周歲、女工人60周歲
47.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 B )
A.運營管理 B.征收管理 C.支付管理 D.監(jiān)督管理
48.我國社會保障管理涉及三方面的內容,即行政管理、業(yè)務管理和( B )
A.司法管理 B.監(jiān)督管理 C.人事管理 D.商業(yè)管理
49.按照國家對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yǎng)老保險目標替代率大約為( C )
A.40% B.50% C.60% D.70%
50.企業(yè)職工退休后按月領取基本養(yǎng)老金的條件是,其養(yǎng)老保險必須繳費滿( B )
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51.補充養(yǎng)老保險基金(企業(yè)年金)主要由( C )
A.國家承擔 B.個人承擔 C.用人單位承擔 D.用人單位和個人承擔
52.目前,我國社會保險基金閑置部分的運作方式有兩種,除購買國債以外,還有 ( C )
A.投資于國際基金 B.投資于國內基金 C.存入國有商業(yè)銀行 D.存入外資商業(yè)銀行
53.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規(guī)定企業(yè)繳費一般不超過該企業(yè)工資總額的( D )
A.8% B.12% C.18% D.20%
54.下列選項中,屬于多層次養(yǎng)老保險體系的第三層次是( D )
A.基本養(yǎng)老保險 B.企業(yè)補充養(yǎng)老保險 C.企業(yè)年金 D.個人儲蓄性養(yǎng)老保險
55.我國的生育保險制度規(guī)定,職工依法享受的生育津貼不少于( C )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56.社會保險登記是用人單位和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的( A )
A.第一步驟 B.第二步驟 C.第三步驟 D.第四步驟
57.按規(guī)定,我國職工退休時不論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多少,發(fā)放基礎養(yǎng)老金的比例都是按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的( C )
A.10% B.15% C.20% D.25%
58.我國規(guī)定基本醫(y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 B )
A.2% B.6% C.10% D.30%
59.基本養(yǎng)老保險中個人賬戶計入的比例為繳費工資的 ( C )
A.3% B.8% C.11% D.20%
60.國家規(guī)定生育保險費由參保單位按照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 B )
A.0.5%繳納 B.1%繳納 C.2%繳納 D.3%繳納
61.世界衛(wèi)生組織根據殘疾對人的生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的不同程度的影響,把殘疾分為( B )
A.二個層次 B.三個層次 C.四個層次 D.五個層次
62.在1968年頒布建筑無障礙法,使世界范圍殘疾人進入社會主流的國家是( A )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新加坡
63.一般來說,將為居民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種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稱為( C )
A.企業(yè)服務 B.特殊服務 C.社區(qū)服務 D.老年服務
64.按照恩格爾系數劃分貧困與富裕,貧困線在恩格爾系數為( A )
A.60% B.50%-59% C.40%-50% D.30%-40%
6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的主要來源是( A )
A.財政撥款 B.個人捐贈 C.企業(yè)捐贈 D.社會捐贈
66.根據相關規(guī)定,我國對烈士遺書、犧牲和病故軍人遺書、傷殘軍人等對象實行( D )
A.工會撫恤 B.企業(yè)撫恤 C.地方撫恤 D.國家撫恤
67.住房公積金能夠使用的對象是( D )
A.國家 B.單位 C.社會 D.職工個人
68.勞動合同的試用期,一般不超過 ( C )
A.4個月 B.5個月 C.6個月 D.7個月
69.工會與用人單位因集體合同而發(fā)生的爭議是( D )
A.個人爭議 B.集體爭議 C.多人爭議 D.團體爭議
70.從世界上看,集體勞動合同的期限主要有( B )
A.一種 B.二種 C.三種 D.四種
71.我國勞動爭議調解機構是( A )
A.企業(yè)內部設立的 B.企業(yè)外部設立的 C.行政部門設立的 D.司法部門設立的
72.我國目前對勞動合同鑒證實行( B )
A.強制鑒證 B.自愿鑒證 C.選擇鑒證 D.指定鑒證
73.集體合同的期限是指集體合同的有效存續(xù)期間。我國規(guī)定集體合同期限為( B )
A.1~2 B.1~3 C.1~4 D.1~5
74.一般來說,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消滅,被稱為勞動合同的( B )
A.中止 B.終止 C.繼續(xù) D.續(xù)訂
75.社會保障是保障公民的( D )
A.優(yōu)越生活水平 B.較高生活水平 C.平均生活水平 D.基本生活水平
76.1935年頒布的《社會保障法》,標志著步入了綜合性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其頒布國家是( C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瑞典
77.國務院作出建立統一的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決策,象征著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其時間是( B )
A.1988年3月 B.1997年7月 C.1998年3月 D.1999年1月
78.在我國,屬于社會保障體系最高層次的項目是( B )
A.社會救助 B.社會福利 C.社會保險 D.社會優(yōu)撫
79.在我國,屬于社會保障體系核心部分的項目是( C )
A.社會救助 B.社會福利 C.社會保險 D.社會優(yōu)撫
80.下列選項中,屬于社會保障制度中最低層次的項目是( A )
A.社會救助 B.社會福利 C.社會保險 D.社會優(yōu)撫
81.主張國家應當減少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責任,主要靠社會成員自己為自己謀取福利的社會保障理論是( C )
A.馬克思主義福利論 B.中間道路者的共同參與論 C.新自由主義的福利市場化理論 D.民主社會主義的國家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