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關系口才》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第5章
第五章:公關口才的修辭手法
1、什么是比喻?比喻有哪些種類?運用比喻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在描述某個事物或說明某個道理時,用具有相似點的其他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的修辭手法。
2、種類:明喻、暗喻、借喻。
3、應注意:1喻體應當是常見、易懂的事物;
2喻體和本體應當具有共同點;
3用以作比的事物應當積極健康。
2、什么是比擬?比擬有哪些種類?運用比擬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就是借助想象把物當做人、把人當作物,或把甲物當做乙物來說的修辭手法。
2、種類:擬人、擬物。
3、應注意:1比擬必須體現(xiàn)當時的真實感;
2用于比擬的人和物必須相似或相近;
3要注意比擬和比喻的區(qū)別;
3、什么是借代?借代有哪些方式?運用借代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就是借用與其密切相關的名稱來代替某個人或物的名稱的修辭手法。
2、方式:特征代本體;專名代泛稱;具體帶抽象;部分代整體;整體代部分。
3、應注意:1把握借代與借喻的區(qū)別;2被替代的本體必須明確;
3應注意褒獎和場合。
4、什么是對偶?對偶有哪些方式?運用對偶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指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shù)相等、意義密切相聯(lián)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成對排列的一種修辭手法。
2、方式:多以對聯(lián)的方式;
3、應注意:1對仗應當嚴禁;2、形式內(nèi)容統(tǒng)一。
5、什么是對比?對比有哪些方式?運用對比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指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是一種修辭手法。
2、方式:兩體對比;兩面對比。
3、應注意:1注意不同的特點;2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3區(qū)別對比與對偶。
6、什么是排比?排比有哪些種類?運用排比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指將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lián)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的修辭手法。
2、種類:句子成分的排比;句子的排比。
3、應注意:1必須從內(nèi)容出發(fā);2視情況決定長短;3正確使用提示語。
7、層遞有哪些類型?運用層遞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1、有遞升和遞降兩種類型。 2、必須首先對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認真的考察,看其內(nèi)容本身是否存在這種邏輯層級關系。
8、什么是設問?設問有哪些作用?
答:1、設問是為了引導聽話人注意和思考某個問題而明知故問并且自問自答的修辭手法。
2、其一,吸引聽話人注意,啟發(fā)聽話人思索;其二,強調(diào)突出某些重要的內(nèi)容;
其三,用于講話內(nèi)容的轉(zhuǎn)折處,能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其四,設問說理,可以使論證深入,波瀾起伏。
9、設問和反問有哪些區(qū)別?
答:設問和反問雖然都是無疑而問,單具有明顯區(qū)別。設問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問明確地表示肯定和否定。設問的作用是要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fā)思考;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10、什么是反復?反復有哪些類型?
答:1、反問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或強化某種感情而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的修辭手法。
2、類型:連續(xù)反復;間隔反復;
11、舉例說明修辭手法的連用和兼用。
答:指同類或異類的修辭手法在某個口語表達中的接連使用,包括同類修辭手法連用和異類修辭手法連用兩種形式(如郭沫若在他的《科學的春天》中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