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義務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導論》模擬題(5)
一、單項選擇題
1.第一個從理論上將教師視為反思性實踐者的學者是( )
A.杜威 B.蕭恩 C.斯克瓦布 D.羅杰斯
2.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要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這一提法強調了教師的( )角色
A.執(zhí)行者 B.設計者 C.促進者 D.反思者
3.作為一種專業(yè),必須具備三項核心特質:一是具備一套“專業(yè)知識”;二是具備一種“專業(yè)自主權”;三是具備一個( )
A.專業(yè)協會 B.專業(yè)規(guī)則 C.專業(yè)地位 D.服務理想
4.休伯曼等人論述了教師發(fā)展領域里“補缺”模式與“成長”模式之間的緊張與對立。以下選項中哪一項不是“成長”模式的特征( )
A.教師被看作是發(fā)展的主體
B.教師通過對其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持續(xù)性探究”而獲得專業(yè)發(fā)展
C.無外部專家和外部指導;即使有外部專家和外部指導,其所起作用也是次要的
D.教師通過參加正規(guī)化的教育和培訓來實現發(fā)展
5.正如游泳者也許不知為何能在水中浮起,騎車人不知為何車子不倒一樣,教師實踐知識大多是不可言說的,盡管教師可能已經習慣了某種教學技能,但他們未必能將這些技能表述得很清楚,這說明教師實踐知識具有( )特征
A.經驗性 B.個體性 C.緘默性 D.情境性
6.教師的( )能力是教師設身處地地像體驗自己精神世界那樣體驗學生精神世界的能力,亦即“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能力”。
A.移情能力 B.判斷能力 C.反思能力 D.交往能力
7.初任教師與專家教師的知識結構對比( )
A.初任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原理知識為主,專家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案例知識與策略知識占有很大比重
B.初任教師的知識結構以案例知識為主,專家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原理知識為主
C.初任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原理知識為主,專家教師的知識結構以策略知識為主
D.初任教師的知識結構以策略知識為主,專家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原理知識為主
8.美國學者瓦利總結出五種反思模式,如果教師反思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使教與學的過程更有效果和效率,或者是他們的教學是否達到了外部權威規(guī)定的標準,則這種反思屬于( )
A技術性反思模式 B縝密性反思模式 C人格性反思模式 D行動中和行動后反思模式
9.按照加拿大學者哈格里夫斯對教師文化的類型劃分,最理想的教師文化形態(tài)是( )
A.個人主義文化 B.派別主義文化 C人為合作文化 D.自然合作文化
10.“教師的工作是沒有結局的故事”,這一論斷說明教師工作具有( )的特征。
A.評價標準多元 B.目標模糊 C.反饋滯后 D.無邊界性
二、填空題
1.耶恩(Jehn)根據學校文化和組織氣氛的不同,將學校分為友誼團隊與( )團隊兩種類型,并認為友誼團隊在知識分享方面會有良好的表現。
2.格里菲思和坦恩(Griffiths & Tann)曾經指出,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會形成一些自認為理所當然的個人知識,這些知識如果沒有通過對話來公開化,就有可能會因為缺乏嚴格的檢視而淪為( )。
3.教師實踐知識的特征包括:實踐性、情境性、( )、( )、( )。
4. 凱米斯(Kemmis,S) 等人將反思劃分為三個層次:技術性反思、( )、( )。
5.富勒和布朗依據教師在專業(yè)上的不同關注對象,將教師的發(fā)展歸納為四個階段:執(zhí)教之前的關注、( )階段、( )階段、( )階段。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D 4.D 5.C 6.A 7.A 8.A 9.D 10.D
二、填空題
1. 相識
2. 愚昧的理論
3. 個人化 緘默性 經驗性
4. 實踐性反思 批判性反思
5. 早期關注求生階段 關注教學情境階段 關注學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