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世界教育學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的是 (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梅伊曼
2.在教育學史上,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學著作的書是 (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教育漫話》D.《愛彌兒》
3.在我國,最早將“教”和“育”二字連用在一起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反映了封建社會教育具有 的特點。 ( )
A.崇尚書本,呆讀死記 B.學校教育脫離生產勞動
C.等級性 D.階級性
5.體現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基本要求,又是學校組織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的是 ( )
A.課程標準 B.教科書
C.教學進度計劃 D.學籍管理制度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面哪種因素對人發(fā)展的影響 ( )
A.遺傳 B.環(huán)境
C.教育 D.社會活動
7.對人的身心發(fā)展起主導作用的是 ( )
A.遺傳因素 B.社會環(huán)境
C.教育活動 D.自然環(huán)境
8.人們常說:“教有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應具備的素養(yǎng)是 ( )
A.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B.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C.創(chuàng)造能力 D.觀察能力
9.在教育目的問題上,法國教育家盧梭的主張體現了 ( )
A.社會本位論的思想 B.個人本位論的思想
C.社會效率論的思想 D.教育無目的論的思想
10.強調間接經驗為主的課程的典型表現形式是 ( )
A.綜合課程 B.活動課程
C.學科課程 D.潛在課程
11.課的類型一般可劃分為 ( )
A.新授課和復習課 B.單一課和綜合課
C.講授課和實驗課 D.理論課和實踐課
12.發(fā)現法的倡導者是 ( )
A.布魯納 B.布盧姆
C.瓦根舍因 D.盧扎諾夫
13.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研究,師生關系主要是一種 ( )
A.影響與被影響的關系 B.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
C.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D.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14. “學記”上說:“不凌節(jié)而施”,這句話體現了 ( )
A.系統(tǒng)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5.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 )
A.實物 B.人自身的活動
C.說教 D.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