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質(zhì)
概念:即舌體的顏色、形態(tài)的變化
分類
正常舌象:淡紅舌
病理舌象:舌色變淺—淡白舌
舌色加深—紅絳舌、青紫舌
(1)察舌神
(二)望舌色
• 淡白舌
• 淡紅舌
• 紅舌
• 絳舌
• 紫舌
• 青舌
(1)淡白舌
(2)紅舌
實熱 虛熱(陰虛)
(3)絳舌
(4)紫舌
淡紫舌:為氣虛寒凝,溫運無力所致
絳紫舌:熱盛傷津,血凝所致
淡紅瘀點:氣滯血瘀所致
注意點:青紫舌主病的兩重性
絳紫舌色紅,干枯少津--熱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濕潤多津--寒凝血瘀
(3)望舌形
• 老舌、嫩舌
• 胖大舌、腫脹舌
• 瘦薄舌
• 點剌舌
• 裂紋舌
(1)老嫩
• 老:舌體堅斂蒼老,紋理粗糙,舌色較暗;
-- 主實證
• 嫩:紋理細膩,舌色淺多津;
-- 主虛證
(2)腫脹:舌體較正常大而厚
淡白而胖大--氣虛、陽虛;
紅腫而胖大--心脾積熱;
(3)瘦小舌:舌體較正常瘦小而薄;
淡白而瘦小--氣血兩虛;
紅絳而瘦小,少苔或無苔--陰虛火旺;
(4)裂紋舌 舌表面有各種形狀的裂紋
紅而干燥有裂--熱盛傷津;
淡白有裂--陰血不足;
(5)芒剌 舌乳頭增生,肥大,高起如剌,邪熱亢盛;
舌尖--心火亢盛
舌中--胃火亢盛
(4)望舌態(tài)
(1)強硬:熱入心包 痰濁內(nèi)阻 中風先兆
(2)痿軟:氣血兩虛 陰液枯竭
(3)震顫:氣血虧虛 肝風內(nèi)動
(4)吐弄:心脾有熱 動風先兆
(5)歪斜:肝風內(nèi)動 痰瘀阻絡(luò)
(6)短縮:寒凝經(jīng)脈 熱灼筋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