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癰
1各家學說:
A“肺癰”首見于《金匱要略》。
B《千金要方》創(chuàng)“葦莖湯”為后世治本病之要方。
C明.陳實功《外科正宗》將肺癰進行分期治療;初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
D《醫(yī)門法律》倡儀“清肺熱,救肺氣”。
E張璐.《張氏醫(yī)通》認為“肺癰者由感受風寒,未經發(fā)越,停留胸中,蘊發(fā)為熱!
2病證特點:咳嗽胸痛,發(fā)熱、咯腥臭濁痰或膿血痰。
3病因病機:素體痰熱復感風熱、風寒之邪—郁結于肺—熱壅血瘀。
4病位:肺。
5病證鑒別:
A肺癰與風溫—起病急發(fā)熱咳嗽胸痛兩者均有,要點為咯腥臭膿血濁痰。
B肺癰與肺痿—肺痿由肺系病變遷延不愈發(fā)展而來,故具慢虛之象。
6辨證要點:
1古有:驗痰法—痰在水中沉者為癰。驗口味法—吃生黃豆或生豆汁不覺其腥。
2辨分期:初期—惡寒發(fā)熱咳嗽。成癰期—高熱振寒胸痛氣粗。潰膿期—咯腥臭膿血濁痰,虛實夾雜;謴推凇巶麣夂臑橹骷嬗喽静粌簟
7病證治則:祛邪。
8病證分治:
A初期—惡寒發(fā)熱、咳嗽胸痛、痰量日增,苔薄黃脈浮數(shù)而滑—疏散風熱清肺化痰—銀翹散。
B成癰期—振寒后壯熱汗出、咳嗽咯黃綠色痰、胸痛轉側不利,自覺喉中有腥味,苔黃膩脈滑數(shù)—清肺解毒化瘀消癰—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咯痰腥臭味重者—合犀黃丸)。
C潰膿期—咳吐大量腥臭膿血濁痰,胸痛氣喘煩渴喜飲,苔黃膩脈滑數(shù)—加味桔梗湯。(喘不得臥大便秘結脈有力者—桔醒梗白散?┨敌瘸舢惓U摺舷S丸。)
D恢復期—1邪去正虛—清養(yǎng)補肺—沙參清肺湯。2正虛邪戀—桔梗杏仁煎。
9病證轉歸:肺痿。
10預防調護:
1早治療2臥床休息觀察痰色、質、量、味3防寒保暖、潰后體位引流4大量咯血者按咯血處理。5食清淡忌油膩戒煙酒辛辣6高熱者半流飲食多吃水果。7每天用苡米作粥食之、鮮蘆根煎湯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