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算盤子
品名: 野南瓜、柿子椒(《植物名實(shí)圖考》),算盤珠、八瓣橘、饅頭果、水金瓜、紅橘仔(《福建民間草藥》),地金瓜(《廣西中獸醫(yī)藥植》),血木瓜(《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雞木椒、野盤桃、百家橘(《中國土農(nóng)藥志》),地南瓜、野北瓜子、磨盤樹子(《江西民間草藥》),山金瓜、山油柑(《閩南民間草藥》),臭山橘、山橘子、赤松(《泉州本草》),山饅頭、獅子滾球(《嶺南草藥志》),雷打柿、萬豆子、壽脾子、牛萘、八楞橘(《閩東本草》),野蕃蒲、饅頭樹子(《江西民間草藥驗(yàn)方》),金骨風(fēng)(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水南瓜、野毛楂、百莢橘(《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周身松(《中醫(yī)方藥學(xué)》)。算盤子 又名:橘子草、蟬子樹、西瓜樹、果合草、血泡木。
漢語拼音: SUANPANZI
拉丁名: 藥材Herba Glochidii Puberi原植物Glochidion puberum (L.) Hutch.,
英文譯名: Puberulous Glochidion Herb
中藥材基原: 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算盤子的果實(shí)。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陜西等地。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山坡灌叢中。
藥用部位: 本植物的根(算盤子根)、枝葉(算盤子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中藥化學(xué)成分: 干種子含油約20%。預(yù)試全株含酚類、氨基酸、糖類。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葉煎劑對志賀痢疾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及傷寒沙門菌等9種腸道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對賀痢疾桿菌最敏感,在試管內(nèi)的效價(jià)為1:1280;根煎劑無抗菌作用。
藥性: 《四川中藥志》:味苦,性涼,有小毒。
歸經(jīng): 腎經(jīng)
功效: 清熱解毒、解熱止痛
性味分類: 清熱解毒藥
主治: 治瘧疾,疝氣,淋濁,腰痛。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2~4錢。
選方: ①治瘧疾:野南瓜一兩。酒水各半煎,于瘧發(fā)前二至三小時(shí)服。②治疝氣初起:野南瓜五錢。水煎服。③治睪丸炎:鮮野南瓜三兩,雞蛋二個(gè)。先將藥煮成汁,再以藥汁煮雞蛋,一日二次,連服二天。(選方出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①《分類草藥性》:治牙痛,淋濁,膀胱疝氣。②《江西民間草藥》:治瘧疾。③《四川中藥志》:治氣痛,腰痛。
考證: 出自《植物名實(shí)圖考》
藥材基原分類: 大戟科
考試簡介 報(bào)名條件 報(bào)名方式 報(bào)名時(shí)間 考試時(shí)間 考試科目 考試題型 合格標(biāo)準(zhǔn) 考試機(jī)構(gòu) 證書注冊 技能考試 考試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