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驗及作圖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16,17每題2分,18題10分,19題8分,20題6分,共28分)
16.如圖所示,一物體靜止在斜面上,請你畫出物體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
17.如圖所示,請畫出圖中排球的受力示意圖
18.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讓小車自斜面頂端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同一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
(1)結(jié)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它前進得越遠(yuǎn).
(2)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的 相同.
(3)推理: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yuǎn)做 .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礎(chǔ)上,通過科學(xué)的 而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
19.小明同學(xué)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是 .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guān)系”,應(yīng)通過比較圖 所示實驗.
(4)小華同學(xué)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你認(rèn)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20.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 )甲、乙兩組同學(xué)分別選擇器材后,設(shè)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老師指出乙組同學(xué)選擇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2 )在探究力的大小對二力平衡的影響時,通過調(diào)整來改變F1和F2的大小.
(3 )保持F1與F2相等,用手將小車扭轉(zhuǎn)到圖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車將無法在此位置平衡.實驗中設(shè)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哪個條件?
四、綜合題(本大題包括3個小題,21題6分,22題8分,23題10分,共22分)
18.質(zhì)量為8t的卡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車重的0.02倍,(g取10N/kg)求:
(1)卡車受到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
(2)卡車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少?
(3)卡車勻速行駛時,發(fā)動機對卡車的牽引力是多大?
22.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中央放著一個重為20N的平底魚缸,容積為6×10-3m3,其底面積為250cm2,魚缸內(nèi)裝有0.1m深的水,水的質(zhì)量為5.5kg.(g取10N/kg)求:
(1)魚缸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壓強.
(2)魚缸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力、壓強.
23.如圖所示,柱體容器A和均勻柱體B置于水平地面上,A中盛有體積為6×10-3m3的水。B受到的重力為250N,B的底面積為5×10-2m2.
(1)求A中水的質(zhì)量m水
(2)求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B
(3)現(xiàn)水平方向在圓柱體B切去一定厚度,B剩余部分的高度于容器A中水的深度之比hB:h水=2:3,且B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等于水對容器A底部的壓強,求B的密度ρB.